因果藏经阁点击   芥子与须弥,在佛教中是形容物质最小与最大的两个单位。当然,这是不钻牛角尖的说法,因为如果硬说要物质的最小,经典里面还有微尘与极微尘等等。只是,作为一种普遍概念,芥子已经充分表达了它的小,或者比极微尘更具形象的给人以物质概念,须弥亦然。

芥子如何纳须弥?

  这里讲的性,指的是本质。芥子与须弥都具备物质的本质,本质与本质无差,因此可以说,芥子与须弥平等不二,既然平等不二,互相容纳当然是可以的。

  再进一层说,芥子本身也是一个须弥。讲到这,我总会想到一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芥子虽小,它依然具有须弥同具有的本质。唯识讲:万法唯识所现。世界是我们认识的世界,每个人理解的世界都不一样,悲观人的世界是黑暗的,乐观的则阴雨天也是细雨丝丝,充满暖意。

  认识度有多长,眼光有多远,世界的边就有多宽,以恶心度人善念,善念也是恶,因此,无论好恶美丑狭小,只待于我们一心,从心性层面看,我们本身就是世界,世界与我不一不异。

  印顺导师某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他说:鸟类的眼睛对光的接受能力各不一样,它的身上羽毛有几种颜色,那么眼睛对光的分辨力所见的颜色与羽毛的颜色相同。

  比如麻雀,通体以灰为主,那么麻雀所见的外在世界也是以灰为主。如此说来,人与万物,不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本身也是一个世界。世界与我不一不异。同理,芥子与须弥,作为世界物质的一份子,他们的关系也是不一不异,既然不一不异,互相纳受又何不可。

  如此,芥子纳须弥的立论就已经成立了,理解它,需要的仅仅是让我们换一个思维模式,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思考事物的另一个层面,脱开一些固执,让我们感受事物所展现的本质。

  同时,芥子纳须弥告诉的还有我们处事的态度,佛法总是要回归到现实行动中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完成他所存在的价值。

  这里所要显示的是一种圆融的思维方法,事物大小相容,长短相依,那么生活中又何必斤斤计较某些是非曲直,放下固执的本位思维,风幡本不动,动者是我心。因心起念而有善恶,换个思维模式,站在本质上看问题,许多烦恼当下就可以迎刃而解的。

文章来源:善佛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排版:龙藏妙相

免责声明:

1.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因果藏经阁工作室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因果藏经阁本平台负责。

2.如果以上信息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因果藏经阁,我们会在24小时内撤销处理。

3.在线留言评论代表使用本平台的个人观点,如果不需要显示的留言或评论,管理员可以自行删除,或者联系本平台义工删除。

赞赏

长按







































头部白癜风怎么办
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