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来源:云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拈花一笑

普度众生

纵观世界艺术史,没有哪门艺术像中国佛教造像,那样执着于表现微笑,而又那么精彩纷呈。当你站在佛造像前,无论你是否信仰它,抬眼凝视都会被它的拈花微笑所打动。

佛菩萨为何喜欢微笑?你又是否数过,佛菩萨的微笑一共有几种?今日云上君就揭秘最美的佛像微笑,这里边是否有你亲眼看过的佛像呢?一起来看:

佛菩萨为何喜欢微笑?

两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佛教造像艺术也随之落地中华。人们用石雕、彩(泥)塑、木雕、铜铸、瓷塑、绣像、缂丝、干漆夹苎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佛造像艺术之美。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在中国历代工匠的创造中,佛造像拥有庄严和谐的美感,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服从于内在的表达,超脱、安宁、和谐,也寄托着历朝历代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

佛陀微笑,口出五色光的因缘,有五:

北魏东魏菩萨像局部

一、欲令人有所问,因所问有益故

佛陀面露微笑,会引起身边众生的注意。因为好奇,大家就会主动发问。因为佛陀微笑,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众生说法。

山东青州龙兴寺北齐思维菩萨像局部

二、恐人言佛不知笑故

长期没有笑容,会令大众觉得奇怪。误以为佛陀失去了欢喜微笑的能力。为了不令众生造成恶业,所以佛陀微笑。

供养菩萨云冈石窟北魏中期

三、为现口中光故

因为微笑,众生才知道佛陀口中放光,才能有机缘,见证、体悟佛陀的殊胜。

北魏东魏菩萨像局部

四、笑诸不至诚故

十方三世,佛陀徹见无遗。有众生以为可以蒙骗过关,哪知一切明显异常。佛陀也不说破,只是微笑感叹。

北齐背屏式佛三尊造像主尊像

五、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

因阿罗汉著于人空,堕于空见。不知更有菩萨道,唯一佛乘,因此佛陀露笑。

北齐佛立像局部

十大最美佛像微笑大揭秘

1

龙门石窟卢舍那说法佛的微笑

初唐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龙门卢舍那是公认最美的大佛,以神秘微笑著称。该洞窟龛制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一铺九尊式组合,窟内壁面装饰浮雕较为繁密。主像高17米有余,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者.当我们放任视线游弋九尊造像之间,会不知不觉被主佛吸引,自然的将目光停落在她的微笑,于是我们发现这个微笑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

2

云冈第20窟禅定佛的微笑

云冈第20窟,佛装三世佛,北魏

第20窟是云冈石窟最辉煌之作,窟内壁面装饰繁密。主像高13.7米,具有印度犍陀罗浑硕健壮的艺术风格。大佛气宇轩昂,劲健的微笑透露出咄咄逼人的帝王气象。

3

资中东岩拈花佛的微笑

资中东岩2号窟拈花佛,南宋绍兴年间

该窟一龛两像,一佛一弟子,佛是释迦牟尼,弟子是迦叶。该造像的造型特点均为主题服务。大佛目光下视,抿细的嘴唇和嘴角的笑意尽藏玄机,是一种通彻投契的微笑,与举花的手姿相呼应。如此精美的“拈花微笑”石雕造像在中国石窟中极为罕见,微笑是此窟的主题。

4

安岳卧佛院涅槃佛的微笑

安岳卧佛院第3号释迦涅槃造像,摩崖造像,盛唐

巨佛身体扁平,疏朗的衣纹线形成汇集趋势牵引视线,突出光润的脸部,身躯僵直平板,没有扭转动势,塑造显得羸弱,却反衬出方圆的脸庞和唇边微笑的盎然生机。微笑,这一微小的动势,像一颗石子,激起一排排围绕着它的衣褶弧线,涟漪般荡漾开来,搅动全场。

5

诸城卢舍那大佛的微笑

诸城卢舍那大佛头,高1.32米,北朝

造像虽然仅存头部,但其微笑的表情仍然极具感染力,因为微笑表现十分精彩,被誉为“东方第一笑佛”。这个微笑具有永恒的特质,是常驻的笑意,没有时间性,这是雕刻里难度最大的课题,他必须克服任何雕刻都难以超越的表情的时间性。

6

敦煌莫高窟第窟弥勒菩萨的微笑

敦煌莫高窟第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北凉

弥勒菩萨为木骨泥塑彩绘高浮雕,健硕浑厚的体态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是此窟的中心。精致的面部刻画,收敛下视的目光,外展的嘴角,都使微笑的表情得以突出,外披天衣的滚边和花纹形成的两道直线,与视线交汇于口鼻部位,又使微笑的表情得以强调。

7

不空羂索观音菩萨的微笑

大足北山第号转轮经藏窟不空羂索观音菩萨像,南宋

此尊观音菩萨造像形象写实,是一位世俗中年轻美丽的女士的观音菩萨形象。脸颊丰腴,还有点双下巴,神态气质完全显示为“人性”而非“神性”。

8

青州龙山寺窖藏出土思维菩萨的微笑

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思维菩萨像,北齐

从造型看,造像身上没有衣纹线,突出了身体的边缘线,也使脸部的精致刻画得到烘托和凸显,微笑尤其突出。在尺寸和空间气氛的营造方面:不足1米的高度尺寸,比正常人要小的多。神的威严荡然无存,微笑显得人情味十足。彩绘方面,残存的色彩告诉我们,它们曾经涂金施彩,微笑因为这些色彩而显得更有温度。

9

甘肃天水麦积山第窟童女的微笑

甘肃天水麦积山第窟童女像,彩绘泥塑,西魏

关于这位女童,据记载是受佛祖指派去问候维摩诘病情的一位女童子,她那异常生动的塑造,自然生动纯真的微笑极具感染力,眯细的眼睛和收敛的目光,夸张的领口弧线对微笑的动势起到明确的强调作用。厘米的身高,与真实的小孩差不多,十分生活化,观之如见真人,倍感亲切。另外,泥塑加彩绘的形式也给微笑平添温度。

10

云冈第34窟西壁飞天的微笑

云冈第34窟西壁佛龛北侧上隅飞天,北魏

这是一个飞动着的女子形象,面带微笑,面容清瘦,身材修长,腰肢纤细,高髻,上身着短衫,下身着长裙,双足收敛,裙尾裹足,飘展如翼。

更多佛造像的微笑

东魏背屏式佛三尊造像主尊像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宋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魏背屏式佛三尊造像右胁侍

北齐背屏式佛三尊造像右胁侍

山东青州龙兴寺北齐思维菩萨像局部

东魏天平三年邢长振造释迦像局部

北齐贴金彩绘佛像

北魏彩绘菩萨像

东魏《如来三尊像》

《菩萨立像》北齐天保三年(年)山西长子县

《菩萨头像》北魏龙门石窟宾阳洞

《如来头像》北魏云冈石窟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