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选择李流芳的画稿作为芥子园画传的
李渔筹划出版《芥子园画传》,在确定营销思路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征稿。向谁征稿、征什么样的稿、需要多大规模,一系列问题摆在他面前,确实费了一番脑筋。李流芳选自百度百科在一筹莫展之际,女婿沈心友推荐了家藏的43幅明代李流芳课徒画稿,这让李渔异常兴奋,并决定以此为底本,开始《芥子园画传》的编辑出版工作。随着李流芳画稿的现身,一部旷世奇书也开启了它的传奇之旅。《芥子园画传》中收录的李流芳画稿。为什么李流芳能抓住李渔的心?其中确实大有讲究。李流芳,字长蘅、又字茂宰,号檀园、泡庵道人,晚号慎娱居士。生于明万历三年(年),卒于崇祯二年(年)正月。先世徽州歙县(今属黄山市徽州区)人,后迁居嘉定(今属上海市)。李流芳山水作品欣赏选自网易博客李流芳是明万历三十四年举人,曾三度赴京参加殿试皆不第,后因天启年间朝廷为太监魏忠贤把持,仕途凶吉难料,于是回到家乡。回乡后,他筑“檀园”,读书其中。单看这一段经历,是否与李渔颇为相似?李渔在崇祯八年去金华参加童子试,一句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但他在崇祯十二年去杭州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崇祯十五年再试,由于时局动荡,半途闻警而归。清顺治三年,清军攻占金华,功名不遂的李渔返乡,开始构筑伊园。李流芳水墨山水图册选自搜狐除了相同的经历,能让文艺天才李渔心动的必然也非凡夫俗子。李流芳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诗歌和小品闻名于世,其《檀园集》在乾隆四十六年被收编至《四库全书》。另外,其在书法、绘画、治印等方面皆有建树,尤其于绘画提出了著名的“三不似”理论——“画会之真山真水总不似,画会之古人总不似,画会之诗总不似。”这样的先贤,李渔对其充满敬意是肯定的。李流芳梅花册页选自新浪从《芥子园画传》所需要的范本标准看,李流芳的画稿也是极为适合的。他所画山水,大多是杭州、苏州、新安等地景色的写生。画枯树、花草不以摹古为主,也多是由写生而来,因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对于想在金陵一带发行画谱的李渔来说,以李流芳的画稿作为范本是最实用的。明李流芳《书画合璧》卷选自网易博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2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羊城的兰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