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凡人百骸未具,鼻隼先生,初下一笔,所谓正面山之鼻隼是也。遍体揣视,更重颅骨,结顶一笔所谓嶂,盖山之颅骨是也。此处起伏为一山之主,而气脉连络,并为通幅之一树一石皆奉为主,又有君相存焉。故郭熙为主山,欲耸拔,欲蟺蜿,欲轩豁,欲浑厚,欲雄豪而精神,欲顾盼而严重,上有盖、下有承,前有据、后有倚,其法尽之矣。芥子园画传图例释文:画山时,第一笔就要画出正面山的鼻隼。整体揣摩观察、忖度比照,更要重视颅骨的形态。画山时,在顶端结束处的一笔叫做嶂,就如同山的颅骨。此处的起伏之状是一座山的主体,而气脉联络,整幅作品中的一棵树木一块石头都要将其奉为主体,并且相互依存。所以,北宋画家郭熙在画主山时,力求高耸挺拔,屈曲盘旋,宽阔开朗,浑然厚重,雄壮豪迈而显出精神,左右顾盼而不失庄重,上面有铺盖,下面有承接,前面有依据,后面有倚靠。芥子园图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