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城的兰圃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https://m.39.net/disease/a_m2i2zp0.html五羊城的流花桥畔,有一座灰石砌墙、翠石通花侧饰的门楼。门墙之上,常春藤终年绽开笑靥;门前,一对石狮伫立迎人,门旁,谈谈的金赭色的字牌上,用白墨大书“兰圃”二字。无论花香的清晨,还是月上的黄昏,从这座门楼里面总是散发出阵阵沁人的香气。这香气,是那样的馥郁,又是那样的清新;是那样地飘逸,又是那样地隽永。人们禁不住要透过这座典雅的门楼一窥墙内全貌。这是一座占地五万平方米的公园。因为它是游人憩息游览、欣赏名花名树的所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如果把一般的公园比喻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则“兰圃”只是一则精致的小品;如果说那些优美的散文使你悦目赏心,那么,这一则精致的小品将使你在探求、思索之余,回肠荡气,扑朔迷离,流连忘返。可不是吗?刚一踏上那大门里面短短的通道,你根本不可能望见周围的景色,并不知置身何处。古老的乌柏披一身青纱向你招手,高高的水葵夹道而立向你点头示意,参天的翠柏调皮地挡住你的视线....于是,你只能远远望见正前方那一道障景的圆拱门。而当你疾步走向这座拱门的时候,忽又有流水潺潺,小溪断路....唯有那扑面袭来的兰麝之气,是无形的导游者。尽管在这座公园里,处处假山抑景,形成层层丘壑,但毕竟,抑是为了扬,隐是为了现,而那无处不在的一缕幽香则始终牵引着你超脱那山重水复的境地,走向柳暗花明。拱门外,一弯湖水,几曲回廊。鱼池环岸,是绿影婆娑的水松。绕过萎萋芳草地,到著名的“路亭”。至此,“兰圃”开始以“兰”会客。请看路亭上挂着的红额“兰生香满路”,你将恍然大悟:这一路清香,原来是兰的赐予。于是,你以兰为目标左右求索,即将看到路亭以外那一片以槟榔树为主体的热带风光,在那里,有一堆各重七吨以上的巨石,参差垒立,石上刻有“兰友”二字。呵,人们在这里首先找到了兰的朋友。兰花本身又在何处呢?一转身,在一块形象美丽的石碑上,却有一首朱德同志一九六一年三月三日游越秀公园时赞美兰花的诗,诗日:“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这首诗真是一个吉利的象征一一在不远的“兰亭”,兰花家族含笑盈盈地集队迎人。而那一抹胭脂红的湖山石侧,那“点苍苔白露泛泛”的羊肠小径近旁,那“观鱼胜过富春江”的金鱼池附近,那些宽大而幽静的兰棚里,各种各样的幽兰,正在静静地舒张翠叶,静静地吐出她们的芳香。人们是这样地喜爱兰花,以至使它高倨于历称“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上。他们说,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少叶,松有叶而无香。唯独兰花三者兼而有之。人们又常常以兰来比拟高尚的节操,从而写出了“气如兰分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这样的诗句。是的,兰的芬芳从不决定于她的颜色,许多兰花在花瓣凋零之后,依然保存着一定的芳香。我国著名的《芥子园画谱》中就特别强调了“兰心”的画法,认为画兰心要特别突出兰的志气和精神。这些,大概决不是人们对兰的偏爱吧。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也曾经这样称颂过兰花吗?董必武同志就曾写过这样的颂词:“兰有其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可称四清。”董老还称兰花为国香,为兰面题了“国香”二字。一生驰骋沙场的朱老总生前常常在春天来到兰圃,面对兰花,坐上这么一两个小时,那是在对幽兰抒诉他老人家革命的情怀吧?朱德同志写了不少兰花诗,还亲笔题了“兰蕙同馨”四个大字,送给“兰圃”的接待室。兰生北方,一花一箭,蕙生南国,一箭数花。而朱德同志本身就是促进南北兰蕙交流的一位可敬的使者。他曾经亲自把北国幽兰带到广州,又把南方的名种带到北国。“兰蕙同馨”四个字,不正是在老一辈革命家春风雨露滋润下百花齐放的艺术概括吗?那么,当每年第一阵春风吹过大海,轻拂珠江的时候,是谁最早发现了东皇的消息呢?是墨兰中的“鹦鹉”。早春二月,它那红黑色的花瓣就像枝头展翅的鹦哥一样开放了。往往,迎着霜雪,一枝盛开二十多朵。接着,宽叶子的春兰次第开花。春兰的花期可以陆续开到夏末,其中以白色的墨兰(白墨)最为名贵。兰圆接待室的“象牙白”,是春兰的一种,花瓣白若羊脂,形若象牙,洁白透明,玲珑剔透,它使人想起舞台上著名演员丰腴而极有表情的“兰花手”。兰圈的兰花,虽不至“滋兰儿咖,树惠百亩”,也有万余株。它们大都来自高山丛林中南风畅通,地下流泉的场所,“寻芳”的人们,常常娶帶高山,钻丛林,踏危石,才找得到心目中的名花。但是,在没有开花的时候,单凭叶子是很难辨认兰的品种的。而开花期又不易移植。君不见,南岳衡山、福建五夷、丹霞、罗浮..有兰草处清一色婀娜绿衣,除了有经验的专家,谁能辨认出哪是秋香墨兰,哪是金丝马尾?这大约也就是兰花名种繁殖的困难之--吧?但又不然,兰圃春浓,名种确然不少。它们并不全是专家的杰作,却是友谊的结晶。请看,美丽的兜兰来自印尼,花期长达二、三个月;轮播之花来自日本,叶子绿中夹着淡金色,花瓣低垂,有若美人垂首。还有来自美国的“飞燕”“蝴蝶”.....朋友们送来了兰花,也送来了象兰心那样长久不改的情谊。当你游罢“兰棚”,越过芳草小径,欣赏过那各种流泉、喷泉、瀑布,上得缀满杜鹃花的杜鹃山,行过水面落红无数的小桥,来到春光亭,读着“兰色结春光”的匾额时,这已经临到“兰圃”的精华所在了。在这里,你将转身回顾这个小小公园的一切,包括那在绿树中露出半身的白玉石塔,那万绿成林、成丛而不成行的野趣,那小处有所含著、大处不失幽微的寓意,还有那芳草溪流,静中有动,鱼池翠竹,动中有静的情思,你会将这一切和兰花自然地联系起来,你会认识兰的气质、兰的品格、兰的风貌,在这公园的一草一木中得到了奇妙的体现。最后,请到接待室喝一杯兰花茶吧,浓茶似酒,酒里漂浮着一朵小小的兰花,面对那摆置着兰花名种的回廊水榭,你将进入“微醮”境界。让兰麝清芬所构成的“微醺”来陶冶我们的心性,洗涤我们的杂念,使我们为真理而献身的心性象兰花一样永远不改,永葆清芬。那么你们喜欢兰花吗?欢迎留言评论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2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芥子园山石谱开嶂勾锁法
- 下一篇文章: 李渔选择李流芳的画稿作为芥子园画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