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艺天下

有着大树纹理的石头,好神奇纵使生命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万丈山崖之上的索桥,仿佛走在云端之上五彩斑斓神秘星轨,绝妙的美雪山上灯火通明,严寒不驱自散滚滚沙尘来临瞬间,太可怕了奔流到海不复还,实在是壮观你永远无法想象水下的生物到底能有多大蓝色的山脉,第一次见传说中的一线天,真奇妙这里的视野简直太棒啦!云烟雾绕,仿佛置于仙境九拐十八弯的山路,真是刺激竟然能住人,太厉害了如此清澈的湖水,隐约中能看到水下的神秘巨洞让人心生畏惧的海洋世界聚集了神秘力量的云层,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被圈住的一池绿水,绿得发亮冬日里一抹靓丽的阳光,太美了金光环绕的小树,努力生长着血红色的瀑布,真是罕见沙漠上的骆驼队伍,在阳光下蜿蜒爬行一株着实罕见的植物,真稀奇沙漠的一处绿洲,似乎还有亭台楼阁一间河中小屋的一年四季很有美感的一处建筑戈壁滩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两幢楼之间游泳,感觉太棒了不惧风雨,神奇的岩石外墙建成泳池,想想就觉得刺激体验了一把井底之蛙的视野野蛮生长的一棵千年老树山顶上的片片梯田,你见过吗建在山腰上的小屋,风景应该特别好吧住在这里不怕危险吗?真厉害旭日东升,明晃晃的阳光蓝天下,一块顶天立地的岩石冬日里晶莹剔透的冰块,美极了一团粉色的风暴,突然觉得没那么恐怖了大自然的力量,震慑人心奔流的瀑布化为佛祖的滚滚热泪这观光点真够贴近自然月全食的全过程,大饱眼福瀑布下的五光十色,好美闪着金光的海面,异常的美平静的海面,风景宜人感觉就像是奔腾中的海水在半路被冻住深山幽谷,远离世间纷扰火山爆发的同时,天上劈来一道闪电色彩从左到右,恍如渐变的四季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