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临床高频率使用的药方,可收藏
来源:医学之声作者:藤馨子整理 总结盘点15个呼吸内科临床高频使用药方,值得收藏! 1、泻白散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组成:桑白、地骨皮、炙甘草、粳米。 2、咳血方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组成:青黛、栀子、瓜蒌、海浮石、诃子。 3、麦门冬汤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痿。 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 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组成: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半夏、甘草。 4、百合固金汤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组成: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当归身、白芍、贝母、桔梗、甘草。 5、苓甘五味姜辛汤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咳嗽。 咳痰,量多,清稀色白,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 组成:干姜、细辛、茯苓、五味子、甘草。 6、贝母瓜蒌散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咽喉干燥,哽痛,咳嗽呛急,咳痰不爽,涩而难出,苔白干。 组成:川贝、瓜蒌、天花粉、陈皮、茯苓、桔梗。 7、九味羌活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微黄,脉浮。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生地、甘草。 8、小青龙汤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蠲juān清除,疏通)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量多,胸痞干呕,痰饮喘咳,不得平卧,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芍药、炙甘草。 9、麻杏甘石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苔薄黄白脉浮数。 组成:石膏、麻黄、杏仁、炙甘草。 10、参苏饮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 组成:紫苏叶、葛根、人参、炙甘、前胡、半夏、桔梗、陈皮、枳壳、茯苓、生姜、大枣。 11、小柴胡汤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大枣、半夏、生姜、炙甘草。 12、香薷散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 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组成:香薷、厚朴、白扁豆、酒。 13、桑杏汤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 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痰少粘,舌红,苔薄白干,脉浮数右脉大。 组成:桑叶、杏仁、豆豉、贝母、沙参、栀子皮、梨皮。 14、清燥救肺汤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咽喉,鼻燥,心烦,口渴,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数。 组成:桑叶、煅石膏、麦冬、甘草、人参、甘草、胡麻仁、阿胶、杏仁、枇杷叶。 15、三子养亲汤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组成: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 -END- /相关阅读/ ·临床呼吸系统一句话考点总结,先收藏起来吧 ·呼吸系统-精品解剖图,收藏!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我们的投稿邮箱是:vom .白癜风医院怎么样吡美莫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伏贴的配方收集
- 下一篇文章: 如何把萝卜吃出人参效果这篇文章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