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生理特性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微,味淡、微苦辛。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方法1、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2、炒菜菔子取净莱菔子,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微鼓起。用时捣碎。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相关配伍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3、痰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相关论述1、《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2、《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配伍使用]:饮食停滞,脘腹胀痛:配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等。   痰壅喘咳:配紫苏子、白芥子。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配苦杏仁、甘草。   [保存方法]:通风干燥,阴凉防蛀,避强光。

文字来源:科普中国

赞赏

长按







































怎样治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