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物从芥子气到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灭了日本战场上的硝烟,癌症治疗开始突飞猛进 化学武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东北使用了大量毒气弹,抗战胜利后,数以万计的毒气弹被遗留在东北平原,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仍在威胁平民的安全。 二战期间日军也遗留了上千吨芥子气毒气弹 生化武器的华丽转身 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芥子气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也摇身一变成了癌症化疗药物,开始迅猛地在世界各地推广应用。因为美国军医发现:芥子气能破坏白细胞的繁殖能力,当科学家们尝试用含氮芥子气来对付癌症病人,居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随后,“原子弹”作为一种放疗手段,也被搬上了病床。原来,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扔了原子弹后,医护人员对幸存者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的骨髓造血功能最先受到破坏,放疗就这样诞生了。 这两种惊悚的癌症治疗方法之所以受到大规模的认可,原因在于当时科学家们还不知道癌症是如何发生的,不知道基因突变在癌细胞的进化过程中扮演了怎样一种角色,于是只能借助这两种毒药的力量,其背后的逻辑是:只要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无所谓了。 这种操作一直到了年才出现了转机,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遗传的秘密随之大白于天下。科学家们很快就意识到,正常细胞之所以会变成癌细胞,原因就在于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年,第一个致癌基因被发现。这个基因一旦被激活,就会让正常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成为癌细胞。紧接着到了年,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也被发现。这个基因和致癌基因正相反,它的正常功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一旦它被抑制,癌细胞便开始疯长,癌症就出现了。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将近个不同的致癌基因,以及将近个不同的肿瘤抑制基因。已知人类基因组中包含大约2.1万个基因,也就是说大约有6%的人类基因与癌症有关,他们就像几百颗定时炸弹,埋藏在人体里。 靶向药的崛起 找到了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就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的不同之处。科学家们终于可以对症下药,开发出只针对癌细胞,同时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的所谓抗癌“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就像带了GPS的巡逻兵,只对癌细胞有杀伤,医生可以大剂量给药,不用过分担心伤害到正常细胞。但也正因为准头太好,导致靶向药物的适应症范围往往也比较窄(别忘了,光是致癌基因就有种)。制药厂辛辛苦苦把一种靶向药物开发出来,又花了很多钱申请上市,却只能用于很少的一类病人。 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靶向药往往定价不菲。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由于靶向药物作用位点的专一性,癌细胞只要在靶子的位置稍微发生一点变异,就可以躲过靶向药物的攻击,继续为非作歹。换不起药物的病人,只能放弃治疗。 考虑到靶向治疗固有的弊端很难根除,一些科学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去对付癌细胞呢? 免疫治疗的逆袭 免疫治疗其实出生的比放化疗还早。年,威廉·科里尝试用细菌感染的方法治疗癌症,他认为细菌感染可以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统,从内部对癌细胞发动攻击。但统计后发现,这法子和放化疗没差多少,而且操作危险性还大,所以很快就被放化疗代替,很长时间都没有人鸟它。 随着放化疗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出来,又有人把免疫系统捞了出来。新的研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不光能对付病菌和病毒这些外来之敌,同时也肩负着监视和清理自身变异细胞的使命。事实上,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健康细胞转化成癌细胞,清理这些癌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日常工作之一,甚至比对付外来之敌更重要。 新一轮癌症免疫治疗热就这样开始了。年,美国科学家史蒂夫·罗森博格用高剂量的白细胞介素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统,在一部分癌症病人身上获得了成功。与此同时又有人尝试用干扰素来激活免疫系统,同样有少数癌症病人获益。这些疗法本质上就是科里疗法的翻版,只不过医生们不再用病菌了,而是用一些已知的免疫调节因子来激活免疫系统,可惜效果并不像希望的那样好。 更重要的是,后续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不但能够被激活,还能够被抑制。免疫系统就像一辆车,要想让它跑起来,不但要踩油门,还要松开刹车才行。很多癌细胞之所以逃过了免疫系统的围剿,不是因为免疫系统没有识别出癌细胞,也不是因为免疫系统没有被激活,而是因为癌细胞太贼,偷偷踩下了刹车,免疫细胞只能干着急。 既然如此,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刹车,给免疫细胞放行。 第一个重要的刹车系统是法国科学家于年首先发现的,这套系统的主角是一种名叫CTLA-4的蛋白质,这个蛋白位于T细胞表面,平时不起作用,但如果它和CD80或者CD86这两种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话,便会启动刹车功能,阻止T细胞被激活。 此后,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分别发现了第二个重要的刹车系统。先是日本京都大学的本庶佑教授于年在T细胞表面发现了另一个具有刹车的蛋白质,取名为PD-1。之后,中国科学家陈列平教授于年发现了和PD-1配对的受体蛋白,取名PDL-1。这套系统比上一套系统更厉害,当PD-1和PDL-1发生特异性结合后,T细胞便会启动自杀程序,还没等奔赴前线呢就自己先把自己搞死了。 真正把刹车系统松开的人是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阿里森教授,他把这个治疗思路称为“检查点阻断”,大意是说,免疫系统在发动大规模攻击之前先要经过好几个检查点的检查,以防攻错目标。癌细胞窃取了这套系统,让免疫系统一直通不过检查点,医生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检查点去掉(阻断),释放免疫系统的活力。 但阿里森教授提出的这个思路太过超前,直到年才有一家名为Medarex的小生物技术公司将阿里森研制的CTLA-4抗体买了下来,着手进行人体试验。辉瑞制药公司看中了其中的一种名为Tremelimumab的单克隆抗体,从Medarex手里买下了它的专利。百时美施贵宝制药公司则看中了另一种名为Ipilimumab的CTLA-4抗体,和Medarex的科学家们一起进行临床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基于‘检查点阻断’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可以让70-80%的病人肿瘤体积缩小,40%多的病人部分缓解,甚至有10%左右的病人可以达到完全缓解。 年12月6日,现年91岁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宣布他脑内的肿瘤已消失,并无癌细胞继续扩散迹象。 迄今为止,至少有6种基于检查点阻断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美国上市,一共积累了超过5万个病例,总的有效率在30%左右,其中有5-10%的病人疗效维持的时间相当长,不少病人已经存活了超过10年,说明他们体内的T细胞已经获得了某种免疫记忆力,就像种痘一样,即使停药后疗效也能继续维持下去。 换句话说,第三代抗癌药物已经把很多癌症变成了可控的慢性病,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在癌症居高不下的现代社会,一场癌症治疗的软实力竞争也在悄然打响,患者的生存率与诊断时机有直接关系,对个人来说,提前照顾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爱国。 参考来源: 1.三联生活周刊,袁越,把癌症变成慢性病 2.医学论坛网,李虎,癌症传?比断头台还嗜血的怪物(一) 3.《国际肿瘤学杂志》?,(1):1-5,徐光炜,肿瘤外科历史回顾及未来憧憬 (来源:诺辉健康-08-15) 周二的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2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淡淡清香的野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
- 下一篇文章: 健康知识科普三七透骨黄酊主治骨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