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艺汇

安塞姆·基弗(AnselmKiefer,-),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被公认为德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70年代,他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JosephBeuys)和彼得·德雷尔(PeterDreher)。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当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

纸本水彩

绘画是为认识,认识是为绘画

我着手每一个新主题、处理每一种体验时

首先是没有任何讨论的

认识是在绘画过程中产生的

但进而所获得的观点又改变了绘画

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种循环推论

是我们在每一幅画的创作中都可以应用的。

——安瑟姆·基弗《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其他新作

RamanujanSummation1-

xcm.(.8x.8in.)

Oil,emulsion,acrylic,shellac,woodandmetaloncanvas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DerGordischeKnoten,

Oil,emulsion,acrylic,shellac,woodandmetaloncanvas

xcm.(.2x.6in.)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DerGordischeKnoten,Oil,emulsion,acrylic,shellac,woodandmetaloncanvasxcm.(.6x.2in.)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Title:DerGordischeKnoten,Medium:Oil,emulsion,acrylic,shellac,woodandmetaloncanvasSize:xcm.(.2x.6in.)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Title:DerGordischeKnoten,

Medium:Oil,emulsion,acrylic,shellac,woodandmetaloncanvasSize:xcm.(.2x.6in.)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Title:DieLebendenunddieToten,Medium:Emulsion,oil,acrylic,shellacandstrawoncanvasSize:xcm.(x.5in.)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高清局部

Title:DerGordischeKnoten,Medium:Oil,emulsion,acrylic,shellac,woodandmetaloncanvasSize:xcm.(.2x.6in.)

高清局部

展览现场

如果一幅画离开了工作室

那么也形成了某种新东西

如此这般多的人以不同的眼睛观看这幅画

每个人的脑袋里都产生了某种新东西

那时我自己在画中都没有看出来的

人们越多地观看画

并且对之做出思索

意义就越广大深远。

——安瑟姆·基弗《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Siegfriedvergi?tBrünhilde》

《SiegfriedforgetsBrünhilde》

《UnternehmenBarbarossa》

《ForPaulCelan》

《DerWolkenheitereStimmung》

《BlackFlakes》

《DeinHausrittdiefinstereWelle》

《SamsonandDelilah》

《ForSegantini:theBadMothers》-12

《BlackFlakes》

《BlackFlakes》

《ForVelimirKhlebnikov:theDoctrineoftheWar:theBattles》-10

《Interior》

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已经变成艺术的对象

以至于艺术似乎已经没落了

但我却愿意说

艺术犹未走向没落

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因为如果我们有一道训练有素的眼光

那么我们就总还能认识艺术

——安瑟姆·基弗《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1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