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罗小黑战记有感我的空间我做主
继《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罗小黑战记》成为又一部口碑极佳的国产动画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6分。它改编自同名番剧,据说几年才更新一集,每集才5分钟,如今长达分钟的大电影搬上了银幕,让它从小众范围走到了公众视野。趁着周末,我观看了这本电影。看罢,我才体会到它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分,是有它迷人的魅力的。且不说萌得不行的小黑猫,简洁明快的画风,时而会心一笑的对白,剧情也极有张力。但引起我深刻思考的,倒是“空间”这个主题。纵观全片,它的主题离不开“空间”两个字。全片围绕着它展开。一开始,猫妖罗小黑因为“家园”这一生存空间被破坏,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浪之旅,接着遇到了风息等妖族同类,他们给了他看似温暖无比的“家”,后来妖灵会馆的“执法者”无限闯入了,再次失去了这个温暖空间。因为人类的过度砍伐,大片的森林被毁,动物和灵兽们没有了栖身之地,彰显了环保这一主题。接着,“执法者”无限带着小黑上路。他惊讶地发现小黑的金属系属性和空间系天赋,跟他是一致的,有意传授他法术。无限向小黑展示了自己的灵质空间,点出了“此空间的主人在空间内可以为所欲为,他就是神!”这一关键信息。在向妖灵会馆行进的路途中,两人感情开始磨合,而小黑也在逐渐改变对人类的看法。但奇怪的是,风息也在不计代价寻找小黑。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原来小黑的空间天赋竟是传说中的“领域”!因为此天赋是一个无敌的存在,这个灵质空间可以无限扩张,吞噬天地,任何人进入其中,绝无胜算。所以风息才会处心积虑地接近小黑,是想夺取这一天赋能力。他的本意,又何尝不是想把人类驱赶出他的领地,给灵兽们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后来,风息如愿以偿,夺取了这一逆天的能力,人类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千钧一发关头,无限和小黑进入了“领域”,原来小黑有着双灵质空间的惊人属性,正义最终击败邪恶。妖族会馆到了,妖族们共同的“家”近在咫尺,然而小黑却愿意跟着无限流浪。空间系的法术是一种怎样强大的技能。在《西游记》里孙行者神通广大,一个筋斗可翻十万八千里,但不管他怎么翻,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里。如来佛法力无边,此娑婆世界皆是佛的刹土。可见空间系法术的强大。看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观众都对太乙真人的《江山社稷图》津津乐道,这是一种空间系法宝,笔的主人可以为所欲为,随心变化,贸然进入是出不来的。还有李靖的七宝玲珑塔,它是仙家秘宝,状若七层宝塔,可将人吸入,再用火焚烧,七宝玲珑塔最神奇之处在于,它有着芥子乾坤般的另外一个世界。但能够实现空间跳转的,只有封神演义中的旗门遁。旗门遁是一个可以极速发动的空间阵法。黑色阵旗一旦插下,阵法就开始运转。旗子所化的一座门,就如哆啦A梦的任意门,人一旦进入,就会从战场消失,到达另一个空间。还有就是《哈利波特》中的幻影移形,但这个魔法却是非常的危险,也不好学。自古以来,空间法术对施法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要有极其高的精神力来操控,从而决定了空间法师的稀少,传说中的空间魔法师都是逆天的存在。他们用极其强大的精神力开阔出一个空间通道,相当于黑洞,从而就实现了传说中的空间跳跃和传送。空间类法术有空间跳跃(短距离瞬移),空间跃迁(长距离,夸空间移动),储物空间,空间屏蔽(防御),空间隔绝,空间压缩,空间坍塌,空间漩涡,空间风暴(空间刃形成阵法),空间放逐等等,都极其变态和无解。传统文化对“空间”的敬畏。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又说“纳须弥于芥子,藏沧海入微尘”。一粒微尘中有三千大千世界。佛不说妄语,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是由一个个微小粒子构成的。一切物质分解到最小,其基本的粒子内部都有巨大的“空”。看起来坚固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身体在内,几乎都有百分之百的空间。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的本质是空。“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空间是没有阻碍,没有方位、无大小、无来去的。佛的境界是一念之间可以去无量远的地方,在这里也就是在那里,没有分别。《道德经》中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家贵无,相比于“有”,“无”是更可贵的,譬如容器、房屋,空间是它们真正有用的地方,我们用了它们的“空和无”。如果没有无物,没有安置物体的空间,物体也不会存在。所以说虚空是“道”的本质特征,老子认为“道”形成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状态,这个虚空体积能够承载、包容天地万物,成为天地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老子说“用之或不盈”。现代人热衷的私人空间究竟是什么。在现实生活里,为了利益使然,人们孜孜以求的除了时间(寿命),还有空间。古人乐于陋室,现代人有了洋房不满足,还要大房子,仍不满足,要别墅,甚至十几套,几十套。有人上山与山争土,有人填海与海争地,不但人与人为了争夺生活空间而争斗,国与国也为了扩展生存空间而起干戈——大千世界的一切争战几乎都是为了生存空间而战。其实,‘良田万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人间各种有形无形的空间,尽皆幻渺;三界忽存忽亡的空间,都是心识。其实,根源是人们想用层层的所谓“私人空间”将自己包裹起来,获得安全感,就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样愚不可及。根本原因是出于恐惧,就像电影中的风息,他们不明白“大隐隐于市”,和光同尘才是最高的境界,人也好,妖也罢,和平相处,其乐融融岂不美哉?PS: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12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留园中的以小见大手法运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