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发酵饲料概念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菌落繁殖作用,将富含大分子物质的饲料原料分解或转化为富含有机酸、益生菌、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目前,发酵原料主要有豆粕、棉粕、菜籽粕、苹果渣、马铃薯渣、作物秸秆等,常用微生物为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有益菌。二、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利弊1.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点(1)降解大分子物质,提高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主要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将动物难以利用的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复杂的大分子在一定程度上降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单酸、双糖、低聚糖、小肽、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2)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增强免疫力。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成分,如大豆球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棉酚、单宁、植酸和芥子酸等,不仅抑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且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积聚易造成肠道损伤,甚至死亡。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代谢产生多种消化酶,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成分,同时益生菌可减少肠道内容物中氨和酚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3)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有机酸、酯类、杂环化合物等,具有浓郁的酸香味、酒香味,能够有效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家禽采食量。(4)减少畜牧业养殖污染,主要是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有机物排放,同时降低粪便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杂菌的数量,及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环境污染,改善饲养环境。2.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不足(1)生产问题目前我国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发酵设备还比较落后,好氧发酵工艺存在控温难度大、料损大、易染霉菌、物料黏度大、能耗高、设备投资大等问题;目前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管理监督制度,因此,建立健全行业生产、检测标准和方法显得十分必要。(2)菌种问题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厌氧发酵益生菌普遍存在水解酶的分泌量不足、活力不高、种类不全等问题,导致发酵饲料中大分子物质降解效果差、发酵速度慢,还需要选育一些性能优良并且无毒无害的微生物菌种;同时一些活菌质量不稳定,容易失活,还要找出适合的保存运输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有要重要的实践意义。(3)使用问题主要是水分含量高的原因,一般在30%~40%之间,对比其他饲料,养殖户易产生错误认知,买饲料就是买的水,另外夏天容易发霉,冬季容易结冰,运输成本高,包装袋易破损等原因,限制了发酵料的应用与普及。三、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尽管目前微生物发酵饲料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生态型产品,其在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改善产蛋性能、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已受到市场认可。据相关数据推测,我国发酵饲料年产量约~万吨,产值约-亿元,随着无抗时代的到来和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无抗发酵饲料在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蛋鸡微生物发酵饲料应用最多的是发酵豆粕,主要成分为豆粕、玉米和麸皮,少量添加棉粕、米糠粕、棕榈粕、菌渣等生产、加工副产品,在发酵方式上多采用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7±5℃,发酵时间为2~6天。发酵饲料常用等量替代饲粮豆粕或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添加量为2~4%,可改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提高产蛋率,促进蛋壳形成,改善蛋壳质量,提高蛋黄比例,加深蛋黄颜色;可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的免疫屏障和微生物屏障功能,促进蛋鸡肠道健康;可降低蛋鸡肝胀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对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水平以及血清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还能够降低鲜粪氮、磷的排泄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疾病频发,养殖成本的不断提高,而鸡蛋价格波动较大,许多蛋鸡生产企业都承担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尤其是饲料费用,占到整个养殖成本的60%~80%,持续上涨的饲料费用使得本就处在微利边缘的养鸡企业雪上加霜,养殖利润大大缩水。越来越多优质的企业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发酵饲料,如江苏世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射阳发荣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随着人们对发酵饲料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绿色、安全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饲料,越来越受到蛋鸡养殖场的青睐,必定会在绿色生态养殖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1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