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芥子园画传与命运之轮中欧绘
在他的名著《艺术与错觉》之中,恩斯特·贡布里希曾为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他写道: 没有什么艺术传统像古代中国那样更强调灵感的原发性力量,但恰恰是在那儿,我们看到一种完全对所获得语汇的依赖。(Gombrich,:) 贡布里希发现,中国人一方面对独创性的高度强调,因此,即兴而作的痕迹在作品中被有意保存了下来,一方面又强调大量地学习传统的绘画语汇,甚至可以将每一种笔法追溯到某一位前代的大师。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实际上中国画家恰恰是在所获得的语汇基础上作出新的创造的,并且,这一事实可构成对中国绘画独特特征认知的起点。 1.欧洲绘画中对“所获得的语汇”的理解 贡布里希对一位中世纪作家和画家维亚尔·德奥涅库尔(VillarddeHonnecourt)的《构造:命运之轮》(Constructions.TheWheelofFortune,成书约年)作出论述,并引用了下面两幅图页: [图1-2] 对于贡布里希来说,维亚尔的图画提供了画家是如何画人、鸟、狮子的共相,而不是这个人,那个人,这只鸟,那只狮子的例证。为了达此目的,他也引用了中国的《芥子园画传》中的例子,并得出结论说,画家一开始时总是学习画共相,而在此后才处理殊相。他将此从共相到殊相的转换看成是一个进步,对应于他著名的制作与匹配理论。 贡布里希将欧洲绘画与中国绘画放在一道来考虑,并寻求某种共同的理论解释,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这两个例子确实有许多相似点:两者都可能是为学画者所作,都提供对学画者有用的基本的图式,或用贡布里希的话说,“基本语汇”。但是,两者仍有根本的不同。 在维亚尔的图画里,我们看到人与动物图像中的几何形式:方形、三角形和五角形,等。马丽—泰蕾兹·泽纳尔(Marie-ThérèseZenner)在她的《维亚尔·德奥涅库尔与欧几里德几何学》一文中,对维亚尔的册页与几何学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在古代的地中海盆地,以及在中世纪的西方,学者们认为,机械是更为高贵的人类活动,并将之看成是处于理想中的数学与处于大地上的三维物理学的交汇点。”(Marie-ThérèseZenner,). 显然,维亚尔对几何学非常感兴趣,我们不仅可以从他留下的图画中,而且可以从伴随着这些图画的文字中发现这一点。泽纳尔指出,“在第18幅,维亚尔(或他的抄写员)写道:C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yl/6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不是一个ldquo疖子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