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成化年间,万贵妃携帝宠而骄横跋扈,独宠六宫,毒害人子,后宫女子敢怨不敢言。

小角色

(偷偷救下小皇子并将其养大的宫女与太监)

(这是《芥子:天伦乐》广播剧的封面)

留下皇子

仿佛听懂了大家的吵闹,孩子“咯咯”地笑起来,笑容里不知什么是痛苦悲哀,不懂什么是枯燥绝望,在这个未曾有过希望的安乐宫中,宛如一线划破幽暗的阳光,笑得人心都温暖起来,逗得所有女孩子母性爆发,大家纷纷回忆着自己未进宫前所会不多的育儿经验,个个争当狗头军师出谋划策,手忙脚乱地给他换尿布,喂米汤,你骂我,我骂你,闹得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赵福娘看韩云儿,韩云儿看陆春英,陆春英看刘翠柳,刘翠柳看许雀儿……女孩们或泼辣或温柔,性格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都犯过事或惹过管事宫女才给打发来安乐宫干活,没有出头之日。她们都很清楚贵妃娘娘极忌讳后宫里有孩子出生,若是把皇子的事情上报,自己或许能领到赏赐,但这孩子只有死路一条。

  怎么办?

  一面是富贵,一面是良知。

面对抉择,小宫女们扭着手帕,踌躇不定。

倒是韩云儿大大咧咧:“反正俺活着就和蝼蚁般没区别,烂命一条,怕啥啊?”

  老实人说话很有说服力。

  大家都是乡下姑娘,很多时候,人的善良只要有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足矣。

赵福娘最后的说服很成功,就像明灯般,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终于让最胆小的宫女也能横下心肠,有些人是为了富贵,有些人为了善心,大家都愿意放手一搏。让小小的婴孩在偏僻的冷宫中,悄然无声地成长起来。

先是五个宫女,然后是更多的宫女,最后是整个安乐宫的宫女太监都知道孩子的存在,紧接着是安乐宫附近的宫女们,就连吴废后也加入了这个秘密行列,不管他们会不会带小孩,每个人都抱过这龙子,争着给他把过尿,喂过米糊,说是要作留念,而且所有知道孩子的人都把他当成一个最大的秘密,小心翼翼地遮掩着。

  在这个充满绝望气味的宫殿里,培育新生命的过程充满趣味,宫女太监们没有后代,他们不禁把所有对弟妹、对亲人的爱和期待都灌注在这个高贵又不幸的孩子身上。

孩子一天天长大,就好像抽出新芽的绿树,绽放花蕾的枝头,却比春天更令人期待。

赵福娘为救小猫被打死

张敏忽然回手握住她柔嫩的五指,用力紧紧地握了一下,然后猛地松开……

 有些东西,心知肚明,只能沉默。

 如果不在宫里,如果没有残缺,如果没有阻碍……

 这世间有许多的如果,改变不了结果。

 繁花似锦的皇宫里,有渺小如尘埃的两个人。

 他们能相知,相对,相处,偏偏不能相爱。

赵福娘紧紧抱着被他碰触过的手,贪婪地嗅着他温暖的味道,绝望地大哭起来。

她没有说打多少,也没有说打多久。

 小猫在草丛中眼睁睁地看着最疼爱他的福娘姐姐被凶神恶煞的太监拖走。

 福娘姐姐背着坏人,挤着口型,偷偷笑着对他说:“不要哭。”

 他不敢再不听话,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不要招惹妖怪。

“张敏哥哥,愿你来生不在紫禁城,愿我来生不在紫禁城……”赵福娘轻轻说,“愿生生世世在一起,白首不相离。”

天很蓝,风很冷,早春的味道钻入鼻子里,和着泪,带着阵阵湿意。“爹,娘,阿弟,我想回家。”

绢花落地,红裙割破,绣着蝙蝠的绣花鞋在泥地上划出两道长长的污迹。

原来大人没骗人,花园里真有吃人的妖怪。

他以为福娘姐姐大概过会就回来继续陪他玩了。可是,自那天起,他再也没见过福娘姐姐。

 只有张敏哥哥抱着他号啕大哭。

“是不是小猫不听话,偷溜出去玩,才害福娘姐姐被妖怪抓走的?”

 稚嫩的世界破碎,过早染上鲜红色彩,刺眼残忍。

失去的东西最值得珍惜,幼小的孩子悔恨交加,试图用尽所有的努力来挽回错误。

安乐宫中,无人可为他作答。

 低微的人们拯救了可怜的孩子,却没有能力拯救自己。

 没有能隐藏一辈子的秘密,是坦白的时候了。

 面对伤心的小猫,所有人都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要将应该属于他的东西,统统替他从那个恶毒妇人手中夺回来。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

有些东西,从今往后再也不能有了。

纵使绫罗绸缎满身,珍馐美食满盘,可他再也不是被大家疼爱的小猫了。

次月,纪妃宫中暴亡,门监张敏吞金自杀,太子哀慕不已。

短短的数月里,朱祐樘长大了。

他是小小男子汉,知道自己应做些什么。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死,帝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

大人物

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将吴废后接回宫中,奉为母亲。他忠厚孝顺,一生爱民,不好女色,勤于政事,不仅没有宠妃,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

  后世史家给予明孝宗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力挽危局,清宁朝序,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为中兴明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成。

  民间传说,孝宗出生时为免被当时的宠妃万贵妃害死而藏在民间,在先皇死后才由宫内太监从民间迎回即位。但根据《明史》记载:“孝宗达(实为“建”,《明史》误)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祐,宪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纪氏,大明成化六年七月生帝于西宫。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后,宪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宫中。十一年,敕礼部命名,大学士商辂等因以建储请。是年六月,淑妃暴薨,帝年六岁,哀慕如成人。十一月,立为皇太子。”

  明孝宗励精图治,使得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yl/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