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的第16个中文译本冯玮
文汇报记者叶辰亮摄于上海博物馆“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 “术业有专攻”。外文的专业学术论著最好由专业人士翻译,是学界共识。但学界还有种说法:专业人士做翻译,无异于做“慈善”。因为,学术评价体系和稿酬制度,明显有“鄙视”译著之嫌。所以,自年翻译出版了《昭和时代见证录》后,无论英文和日文,我都再没有翻译片言只字。年前,上海译文出版社邀我重译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简称《菊与刀》)。他们认为,我通晓英语和日语,长年研究日本,是承担这项工作的“绝佳人选”。经过考虑,我接受了这项邀约。 年出版的《菊与刀》,年由东北大学英语课教授长谷川松治译成了日文,并在年进行了修订。年,黄道琳翻译的第一本中文繁体字版《菊花与剑》,由中国台湾华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年,由孙志民、马小鹤、朱理胜合译的该书第一本中文简体字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迄今为止,《菊与刀》已有15个中文译本。中文译本是按照原著还是日文译本翻译的?为什么我要再次重译?理由很简单:原先的译本存在诸多错讹。这些错讹既影响读者理解原著,也影响读者了解日本。我作为日本的专业研究者(编注: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有责任进行匡正。 一、《菊与刀》及其现实意义 《菊与刀》这本由外国人撰写、被誉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作”的著作,年问世后即引起广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10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枕头的错误用法,让你睡不好,还伤颈椎,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