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天两夜指南的第72篇文章

小雨浸湿的初冬南京,似乎显得有些清冷,泛黄飘落的树叶簌簌落落将颐和路披上了新的衣衫。本期探店,浩睿和小岛拜访了2家南京独具特色的酒店,南京最豪华的酒店之一——罗莱夏朵南京颐和公馆以及老门东旁的明清园林颐和芥子园。

罗莱夏朵南京颐和公馆

说到颐和公馆所在的颐和路区域,对于许多不熟悉的人来说,或许毫无概念,但如果放在北京,这里是坐落于二环内的使馆区与顺义别墅区的结合体。

这里是民国时期规划的上流住宅区,云集了多栋风格各异别墅群。整个公馆区域被划分城市若干个片区,而这次所入住的颐和公馆酒店,就位于其中的十分之一。

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万国”风情建筑,颐和公馆内的装修和设计,也修旧如旧,直接使用或者复原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黑白马赛克的地砖,陶罐墩椅,木质的百叶窗,大理石制成的台面,在带给人浓浓的民国风情时兼顾了入住者的体验与舒适。

相较于以智能自动标榜的标准化酒店,颐和公馆则显得有些“不入流”,酒店中部分区域并没有选用电动窗帘和智能门卡,甚至连阳台门还是最原始的五金件,但是这丝毫不会妨碍它成为南京最奢华的酒店之一。相反,木质需要手动调光的百叶窗,通过推杆打开收回的窗户,需要左转2圈才能锁闭的客房主门,却为忙碌现代的南京找回了民国的仪式感。

除了硬件,酒店在客房的细节处也能体现出江南人细腻的心思,用古法制作的有机香皂替代传统的肥皂,用香樟制成的木质香丸替代了化学制剂的空气香剂,用老南京喜爱的整个丝瓜制成的丝瓜络,替代传统的搓澡巾;用精盐混合草本制成的药盐替代了传统粒装的浴盐....

窗前的一盆君子兰,更是将这种讲究推向了极致。这是曾经南京生活的日常,却比曾经还原的更好。

步入阳台,在茂密的梧桐树枝干下,斑驳的树影洒落在半圆的围栏之上。酒店里的猫,悠闲慵懒的在阳光下嗜舔着毛发,花香阵阵袭来,站在风中,似乎那一刻明白了民国名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颐和公馆的餐厅定是非常讲究,因为当年公馆中其中一栋的主人黄仁霖就是蒋介石的后勤总管,他也是把自助餐和集体婚礼第一个带到中国来的人。而南京颐和公馆中的百年西餐厅是由今年刚刚摘获全球Top50餐厅中世界最佳餐厅的MauroColagreco创造与设计。作为南京为数不多需要预约的餐厅,百年西餐厅中的餐单与江南人的饮食习惯相呼应,注重时令与新鲜,甚至主厨推荐都是以空白菜单的方式展现给食客。

吃毕晚饭,院子里随便逛逛。一栋橙色红砖的建筑是颐和公馆的“博物馆”——艺风堂,  黄仁霖的故居,一、二层是书法藏书。展览的作者几乎都是当年的民国大家。一百多年后,在全南京“最奢华”的酒店里,有大师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系天下;也写着“雪泥鸿爪”的苍劲,像当年的苏轼一样,悲往事痕迹,物是人非,去国怀远。

独善其身,抑或是兼济天下,文人士大夫将这种家国情怀融进自己家中的一砖一瓦,融进金陵的每一方土地。

颐和芥子园

相比颐和公馆的久负盛名,芥子园在旅游圈还是一个新人,他不是颐和公馆的民国气派,而是明清时期园林景致。芥子园的缔造者是李渔,清朝康熙年间学者、文人。

李渔不是等闲之辈,在中国美术史上,他写出了《芥子园画谱》,几乎每个国画学生的启蒙课本,齐白石用这本书学习花鸟鱼虫的绘画,从此开启了一代大家的求学之路。在中国戏剧史上,他写出了《闲情偶寄》,就是中学语文课本需要背诵的段落,此外还有《无声戏》、《一家言》,有人说,在芥子园的时间,是李渔职业的高光时刻。

在几乎没有想到的出版界,李渔把“芥子园”变成了清朝出版界的一流品牌,持续多年,他刻印的水浒、三国,是官方盖章的象征,堪比当年的商务印书馆。而在建筑史上,他建立了芥子园,也就是现在的颐和芥子园酒店的前身,这个金陵占地不过三亩的“壶中天地”,却另有乾坤。

园中有一个戏台,拥有《闲情偶寄》的李渔,他一定让自己的家在年后也成为戏剧的大本营。不过这里唱的不是南京白局,更多的是昆曲《游园惊梦》杜丽娘如泣如诉的爱情,戏台的亭子上写的四个字是“人籁天籁”。

听完戏,开始逛园子,现在的芥子园几乎保留了清朝时李渔建筑的原始面貌,园林的假山保持着古人“透、露、瘦”的审美原则,居不可无石,一直觉得古人园林的审美,就是建造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城。在这片开满鲜花的地方,也体现了园子主人对于“花”的审美,甚至他坚持着“夜则后花而眠”,他不忍错过每一株梅花的开花瞬间。

江南万园,我们用这么多笔墨来描绘芥子园的园林风景,就是希望你在走进酒店的第一刻,能读懂这座园子。房间里白色调、原木色的设计,酒店方尽最大的努力保持着古人的审美。酒店套房用了古建筑“影壁”的思路,哪怕只是一间50平米的房间,也有“影壁”的设计,门口是欢迎长凳,含蓄而深沉。

穿过影壁,就是“客厅”,客厅是茶室的设计,充满禅意。推开客厅的门,是小阳台,可能只有50cm宽,望出去就是芥子园的园林景致,在阳台上就能触碰到的“开花瞬间”。

相比一般的中式酒店,这里专门增加了书房区域,长条原木书桌,而且配有笔墨纸砚和《芥子园画谱》的临摹本,还有《闲情偶寄》的原版书。在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