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宁起我
欲修般若,不可落空1、《楞伽经》: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怀增上慢。2、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3、厌离有为功德,是为魔业。乐著无为功德,亦为魔业。4、有为虽伪,舍之则道业不成;无为虽实,取之则慧心不朗。(3和4是针对某些人说念经念佛等是有为形式,做这个没多大用)这是很重要的一句话。自古以来,不善学般若的人往往都着空,这也是古今大善知识教学般若最怕的一桩事情。学的人执着空,那个麻烦就很大,所以佛法里头有一句话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须弥山大!你执着有,像须弥山那麽大,那个不怕,那个人还有救。「不可执空如芥子」,这个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像芝麻那麽大,差不多,很小!空不能执,如果说是一点点执着空就很麻烦,执着空不能救,佛菩萨都救不了。执着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我们平常能够观察得到的,拨无因果,不相信因果报应。换句话说,他以为造作一切罪业都是空的,没有果报,什麽样的坏事他都敢做,那还得了!佛菩萨都救不了。执着有,不要紧,执着有他还会相信因果报应,那个人好救,执着空不好救。所以修般若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怕着空。所以般若一定要讲得透彻,要讲得明白,决定不可以错会意思。学般若落空的果报“善众生言:‘有法布施修行,口说善语,如是等法,得善果报至无上道。’愚痴之人作如是言:‘无法无施,无善恶果,无口善报。’彼愚痴人得大罪报,展转堕于恶道之中,于八大劫堕于地狱受大苦报,十六劫中堕阿修罗,九千劫中生堕鬼神,十二劫堕饿鬼中受饿鬼苦,万四千劫生处喑哑,万六千劫母胎伤堕,万二千劫生作肉团,万一千劫生处生盲。“一切勇,口善语者作如是言:‘有法有施,有善恶业果报。’彼人以是善根因缘,二十五劫生郁单越,二十五劫生三十三天受诸天乐。从天命终,生郁单越,不入母胎,目见百千世界,悉名安乐。见一切国土诸佛,不移本处,成三菩提。”说法者应当:故事摘录大宝法王开示:现在要说个故事。久远劫以前,释迦牟尼佛还是一位名为确比丘的出家众,阿弥陀佛则是措哇养达比丘,当时两人都分别为大众说法。确比丘只说实相了义法,虽然也有一些弟子证悟诸法实相,但也有很多人因不了解而谤法而堕地狱;而措哇养达比丘比丘则对不同根器的人有时说了义法、有时说不了义法,很多弟子见到了诸法实相,弟子就越来越多。确比丘因此对他说:「你说的是非真实语、不了义法,是为弟子的面子而说,我不是你这样的人。」以此因缘,确比丘七十生落入地狱,六十生中忘失菩提心,九万投世生为畜生,六万世生为人、但为贫穷且无舌之人,最后在五浊恶世,生为释迦国净饭王之子,终于修持而成佛。确比丘因谤法之罪,只能在不净国土中成佛;而措哇养达未曾谤法,且持戒清净,所以在净土成佛。所以我们实在应该小心。由于我们还没现证自心本性,被深厚无明所遮障,总是鲁莽地批评别人,这样是很容易堕入地狱的。我们都还看不见别人的功德力,也看不见别人的神通,没有他心通,所以不要随便论说别人说的不是佛法。世尊开示——有的人听到讲空性,会生害怕、怀疑、畏惧、退缩,可你还是要去讲,你这样是让别人“一切善根皆烧燃”,还在声闻乘就退心不来学了。“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及以大乘境界之乐。坏菩提心。是故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上面这段世尊给我们开示了初发心菩萨的第一个根本重罪,大概意思就是对于我们这种初发心菩萨,因为宿世因缘投生到这个五浊恶世,但还是有少许的善根令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并且是修学甚深大乘法门,都是发了无上菩提道心,都立志要成佛,但是我们这些初发心菩萨因为智慧非常浅薄,我们从别人那里听闻到了甚深的空性之法,而且受持读诵,但是因为我们智慧浅薄没有注意,就在少智慧的人面前去读诵解说,令这些少智慧的人听了感觉疑惑不解而且感觉到惊恐,对于无上菩提成佛之道生起退心生起怀疑,从而安乐于自己解脱。其实虽然看似初发心菩萨是在说法,是在宣扬佛法,但是就是不注意对方跟器,坏了对方的慧命,从而自己也得到极重罪业。所以世尊就给我们说了,如果我们要对别人说法,就要:是故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所以我们如果要对别人说法,就一定要先了解对方善根如何、了解他的心的情况如何,随着他所能承受的而渐次说法。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依教奉行的。宗喀巴大师的经历宣说甚深法要是一件十分严肃重大的事情,绝不可以随便。不恰当的说法会断送众生的慧命,是最严重的杀生,是比十恶业还要严重千万倍的罪业。 佛法甚深如大海,非凡夫所能测度,而正与邪的差别又是那么的细微,修行者稍有不慎,就可能走上歧途。在这一点上,祖师菩萨们也曾有所示现。宗喀巴大师早年在读《大般若经》的时候,因为看到经中反复强调“空性”,因而感到似乎一切都“空”了,甚至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佛,后来经过猛厉地忏悔才闯过了这一险关。 这给后人严重的警示:连宗喀巴大师这样的菩萨都险些走岔路,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呢! 那么,当我们随意向人宣说有关“般若”、“空性”等等的话语时,我们自己真正明白这些话吗?听者是这样的根器吗?他会不会因此而起邪见?我们究竟是增长他的善根还是断送他的慧命呢?我们到底是在弘法还是在谤法呢?南怀瑾开示这一类钝根的菩萨,只好不走顿悟的路子,一定要走渐修的路子,慢慢来,一下给他来个空,他会害怕,如果福德资粮又不够,有时候就发疯了。一发疯了以后,马上就走入阿修罗道、鬼道里去了。将来诸位在座的菩萨接引人时,虽有本事使人证入空性,但都不能随便做。接引人是很难的,你要观察他的福德资粮,前生业报功德,想办法使他妄念澄清一下就行了。如果很快让他见到空性,马上出问题。等于穷小子不能一下使他发财,一有了钱,他的烦恼、痛苦就来了一样。所以接引人要观察根器。这种初级的菩萨,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成就,这种菩萨的加行,就叫“劬劳长久之加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5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萝卜这样吃,赛过吃人参特别是在进补前,
- 下一篇文章: 史上最好色的神兽你见过吗他正在地狱给鬼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