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文联

婺城区作家协会

寂寞芥子园

作者:吕峰

芥子园位于金华兰溪,为纪念李渔而建。园子幽雅秀美,置身园中,一楼一亭,一砖一瓦,一榱一桷,一木一叶,无不让人心动。园子里,游人极少,给我的感觉是寂静、安谧、肃穆,适宜于孤身探幽,独步静寂。看着深深的幽草,看着荫荫的柏树,看着潇潇的翠竹,让人不由得感到了一种寂寞,那是一种独属于李渔的寂寞。

芥子园原址在南京,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这座精致的园子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沧桑之中。兰溪的芥子园占地十多亩,沿袭了李渔造园的风格,保留了独矜清高的格调,再现了南京芥子园的建筑特色,楼阁参差、林亭掩映、小桥流水、花影重重,小中见大,曲中见幽,古中见雅,别有天地。

李渔,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文化达人,也是一个把生命的乐趣琢磨到极致的休闲文化倡导者。清康熙元年(年),李渔举家从杭州迁往南京。在这里,他营建了自己的私宅———芥子园。他在《芥子园杂联小序》中说:“此予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芥子园虽不大,可经过他精绘巧设的美化,成为幽泉灵石、月榭歌台一应俱全的园林式住宅。

芥子园的建成,为李渔的著作出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他在这里开设了刻印出版图书的作坊和书铺,挂起了经营图书出版业的招牌,出版了不少畅销书籍,《芥子园画谱》即在这里印行。在芥子园,李渔接连不断地创作了大量的传奇剧本,并于清康熙十年(年),刊行了《笠翁十种曲》。剧本一经刊行后,即盛名蜚声清初剧坛,所谓“十曲初出,纸贵一时”,人们乃至推崇李渔“为本朝第一”。

芥子园里的生活是李渔一生最惬意的日子,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在芥子园,李渔完成了他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全书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除了前两部论述编剧的美学原则和规律外,其他各部都是研究生活乐趣的,包括了饮食起居各个方面。可以说,《闲情偶寄》是古代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的图像。

李渔是享受闲情的专家,他的品味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从置造园亭到花草虫鱼,从闺阁情趣到美食养生,他充分地享受着生活。如窗外正呼呼刮着北风,在屋里涮着羊肉火锅当是一件美事,可是到屋外如厕是一件难事。李渔有的是创意:“当于书室之旁,穴墙为孔,嵌以小竹,使遗在内而流于外,秽气罔闻,有若未尝溺者。”有味儿都是别人闻了,安心在家当宅男!一则小革新,解决了大问题,顿觉人生充满意义。

李渔命中注定是赶上乱世之灾的,可终其一生,都在尽情享受生活并细致地品味生活,官没做成,倒是把生命的乐趣琢磨到了极致。尽管晚年稍落魄,其大体仍算一贵人,古人云“贵人多福”,如此说来,李渔的一生是非常惬意的,他以自己的行为,不愧对花花世界的红尘一世。“善行乐者必先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李渔早在四百年前,便以大智、以诙谐中透着庄重,给后人留下这么一句让人永远受益亦有所思的话。

一个能抵挡住岁月风沙侵蚀、被历史记住的人,他的精神一定是种独特的存在。李渔对生活的热爱是骨子里发出的爱,对生活的精致是心底里体会出来的精致。虽然李渔这位集文学史、艺术史和经济史三史留名的才华横溢之人走了,可是他的文字还在、他的思想还在、他的艺术还在。如今,这位流传了四百年的艺术达人,穿越了时空,正在影响着我们、正在感染着我们。

漫步在芥子园里,自有一种使人低回不已的魅力,自有一股糅合了沉郁苍茫和清逸潇洒的气氛,像柳絮、像游丝,在花树亭台间飘动着、弥漫着、回荡着。眺望四百年前的那个众说纷纭的背影,他微笑着以一记潇洒的身姿踯躅前行,他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光阴的故事里越走越近,陪着我们一起提高生活品味,一起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使我们日益枯燥的心情得到些微的滋润。

图片选自网络

“花满婺城”征文大赛启事

在这里邂逅诗与远方

投稿信箱:wochijiu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