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怀期待,希望通过三年的刻苦学习,把高中三年作为走进艺术与美术设计高等殿堂的阶梯,作为走向广阔世界的一个新起点,最近却倍受挫折。

身边的同学都十分热爱绘画,理想是要在未来投身入美术相关的行业中去,而且我们学校每周安排了充足的美术专业课,配备了一批最好的美术老师,老师在绘画技能的教学中,尽量点拨我们的悟性。在速描课上,老师总说:“绘画要从小处落笔,从细腻的一笔一画中看到更广阔更深远的东西,所谓虚怀若谷,就是让你们心里有大千世界,而下笔时需以小见大,大中见微。”

老师还用了“芥子须弥”来做比喻,我一开始没有听懂,后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是佛教中的佛理。芥子是芥菜的籽,如粟粒大小,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维摩经·不可思议品》:“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上面这个小故事就机智地解释了大与小的辩证,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可见“芥子须弥”阐述的就是学无止境,融会贯通。

学习绘画也正是需要这种“小中见大,大中见微”的胸襟,能从写实的画面中抽象出包含的精神与独特审美。

被称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对空间、光线以及细节质感拥有高超把握,在他的代表作《阿诺芬尼夫妇像》中,画中的人物手势动作、环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义,十分有趣。

今后我要常思常想,各学科的知识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我要加强各科学习中的融会贯通,能够相辅相承地学好各门知识,用小小的心灵看清更广阔的大千世界。

倪曼

感谢你的赞赏!??支持原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