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放丘壑意寄烟岚山水画家段性涛
情放丘壑意寄烟岚山水画家段性涛,师法传统,崇尚自然,情放丘壑,意寄烟岚。宣纸素墨,笔走神飞,让气韵情趣融入自己的深沉思考,再自然地渲泻于笔端。画面气脉贯通,朴厚淳静,营造出一种盎然的情境,折射出一种精神性的意象,处处彰显着文化的韵味和高迈的格调。品读他的山水,仿佛置身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纯净澄灵的山林,使我们的心灵不由感觉到无比的轻松、愉悦和舒畅。观赏他的画,仿佛完全抛开尘世间的诸多纷扰,尽情的享受自然,体验生命,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社会的噪杂,使因快节奏生活种种压力而备受束缚和压抑的精神世界能得到片刻的解脱和安宁。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作品中无疑蕴含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自得。作为当代画家,其作品的取材,立意以及构思无外乎有两方面的资源可借鉴参考,一个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即师古人;一个是当下我们正在历经着的生活和客观的宇宙自然,即师造化。就“师古人”而言,传统是基础,正如荆浩所言:“书画者,名贤之所学也。”段性涛在自己的绘画中也借鉴了古人的资源。广泛研读画史,画论,反复临摹历代名家大作,大量吸收宋元及明清文人画的精髓。他曾临摹过大量的古人作品,特别是线装版本芥子园画谱,。通过这种基础性的临摹,使得他对不同山石的质感,不同地域的山水特征以及古人绘画中的各种技法手段、章法构成都谙熟于心。所谓心中有师,则笔头有准;师久能化,则面目可成。更重要的是,对于古人的经典,他是采取通临与局临、草临与精临再意临。并不是照搬照抄,可能只是临摹了古人画面中的某一块石头、某一个山头,而对其他的地方都做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处理。这说明了他高超的转化能力,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在观察自然山水时融入了自己的心灵关照,物我合一,追求的是自己理想中的山水。由此我们不能不说段性涛是极其睿智的,他首先以深邃高透的眼光审视古人之心,然后再以古人之心关照自然山水,并融入当下的时代精神和自己的情感思绪,从而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所以,看他的画,似乎能使我们与古代经典大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是他立足现代人的生存经验重新审视古人文心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山水画所追求的最佳境界就是自然清逸、旷远空灵、淡泊宁静。段性涛正是立足于这一基点进行他的山水画创作的,他的作品质朴、旷远、清幽、厚重,以简约求旷达、以韵律求通灵、以宁静求动感、以淡泊求深远,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他作画不以物象为目的,而是追求个人心性和自然意象的融合,意蕴深长而灵气十足,虽然超然出世,犹如世外桃源,但并不虚无缥缈、玄幻不定,他的画面清逸疏朗、清雅简远,使观者仿佛可以在其中自由、畅快、闲适的任意穿梭,轻松自然、无拘无束。勾、皴、擦、点、染各种技法在破坏与重建之间,存在着许多非此非彼的形态,激动人心的痕迹蕴藏在众多的笔墨色层之中,运用得既规矩又随性,不受旧规陈习,传统框框的束缚,对材料、技法有自己的尝试和创新,在精神境界上有自己的追求,营造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清雅山水世界,映射着自己心路历程的“精神独白”。另外,段性涛的画还具有静谧洞达之特征,他在静观自然万物的同时,又以犀利敏锐眼光洞达了古人,体验了现在,感受了生命,审视了自我,所以他的作品古今鉴照而心无尘垢。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欣赏段性涛绘画的高妙,其形式语言的清晰准确、境界的高迈不俗,无不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真理要义和当代精神的审美内涵。在段性涛的作品中,那枯笔老辣的线条,沉着灵动的苔点,隽永清秀的墨韵,透着诗境,这无疑是一种具有个性魅力的审美境界,他与这片蕴藉明媚的山水息息相关,却又叫人由衷地向往。似无意感人,却纳须弥于芥子,咫尺千里,小中见大,这便是中国诗画艺术至高境界。山水画的意境表现出画家的个人襟怀和审美倾向。段性涛说自己还在不断追求,探索,不断的与古人对话,跟传统文化交融。在这心摹手追的过程中,如同与古人对面而坐,听前辈亲授机宜。轻松与坦然油然而生,那种心灵的相契实实在在就是一种享受,是与古代大师和山水文化,人文思想的现场交流。微妙处,静观中,以古人喉舌传今人之肺腑,以古人面目表今人之心声。这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高妙,也是段性涛因心造境的艺术手段。画家自身的实践与古人之心的契合在交流中达到一种领悟和神会。李可染先生曾说:“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与古人交流,向古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不是一味模仿。学以致用才能够体现学的价值和自身创造的价值。艺术的价值在于独创,就必然要求别出心裁。段性涛从自己的切身生活出发,吸收先贤与自己的个性,气质相吻合的营养,运用绘画手法,创作出诗一样的画面。这是他学的表现,也是他创的表现。段性涛曾说:我们毕竟不同于古人,今人应该有今人的面目,就像石涛说的笔墨当随时代。但寻找到自己的面目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极大的耐性和悟性。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有很大的欠缺,我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能够加深自己对于山水的领悟,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学问修养。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现在的选择的道路上更加持久地走下去,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艺术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这还包括一些天分在里面,不仅仅是勤奋所能够达到的。段性涛恰恰是二者兼得的,他对艺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并且不管外界如何变幻,始终持之以恒的坚持自己的追求,实现自己的心性与心象,传达着现代人的情感追求和精神向往以及生活期待。段性涛是个有个性、有想法的画家,他没有在纷繁的画坛上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的选择属于自己的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三月花“。我们坚信段性涛定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在艺术的道路上创作岀更多更好的佳作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明瑞于星月楼段性涛(沧海孤涛),年生于安徽亳州人。现居北京。擅长山水,亦善花鸟,用笔奔放,意境清新,重视传统,兼收并蓄。出版有《段性涛画集》、《竹溪草堂画语录》《段性涛山水画作品集》《段性涛书画选》等。现为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北大白崇然导师助教,中国天静画院副院长、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海淀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亳州市美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谯城区美协常务副主席、创研室主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2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画练习芥子园画传山石谱1211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