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白画稿卷首次出版
刘知白(——),安徽凤阳人,号白云、野竹翁、如莲老人等。五岁起从外祖父习幼学及书法。十岁时得《芥子园画谱》始习绘事。继随朱训等乡贤习诗文及魏碑。年负笈苏州美专,年师从该校国画科主任顾彦平并成为入室弟子。在顾师亲授下潜心临习顾氏“过云楼”历代藏画,并屡随师谒访苏吴名流、藏家,得览历代更多书画剧迹。 抗战军兴,携家流徙西南诸省,以教书鬻画为生。年在广西全县,提出“学时有他无我,画时有我无他”的画学理念,终生践行。 刘知白一生主攻山水,擅花卉、金鱼、书法、篆刻,尤其以大泼墨山水著称于世,手指画亦独树一格。刘知白晚年致力于泼墨山水的探索,在承续宋元明清及近代黄宾虹诸贤法乳基础上,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绘画的用墨、用水及泼、破之法、将文人画脉的泼墨之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作品为中央文史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 ■刘知白·画稿卷 从游·中国画大家丛书 出版:四川美术出版社 书号:5 装帧:平装12开72页 定价:48元 刘知白·画稿卷小店¥4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绘事杂谈——论“法守功化” 文/刘知白 我国绘画,由来已久,仅就唐宋而言,代有名流、画家辈出。其中有继承先法者,有自开门径者,承先启后,各有千秋,光耀古今中外,为世人师法而称颂之。我个人从事山水画,将习画历程总结为“法、守、攻、化”四字,以供启蒙之用。一管之见,未敢言所知之深也,兹分述于次。 一、“法”字解 凡习画者,必须知有法,法者,即方法也。我等在习画始,若不知前人之法,则必是东涂西抹,勉加成图,就有志趣者而言之,也只能落得个涂鸦之叹,其所作之画即很难得法。故余谓凡有志趣学画、学书者,皆应知画有画法,书有书法,习为文者,亦当以此类推。学书、学画、学文皆不得不首知讲求法则。吾之所言画法,非只言某家画法为学之者所可遵,某家画法为不可遵。要知中国绘画有各家之法,即西洋绘画亦各有其历时不同之画法也。要使习画者能得前人某家之法,必须先下基本功夫,掌握一定画法与画理,以兹奠定其基础而后力求能发挥自家心得,以至深造而免误入歧途。 我等习画,既得一法,应知其法来之不易,要费苦功。其成功之所在,亦非一两人智慧所能及,乃前仆后继,煞费苦心,积其智慧之结晶也。如是而言,岂可作为儿戏看待之。必须深体“法”字之重要性,余故云:方法为第一要义。 刘知白画稿 二、“守”字解 习画既得其法,万万不可随学随丢,不自珍惜,由生至熟,非下苦功不可。所谓功多艺深,熟能生巧,然后随心所欲。凡作一图,一气成之者,皆在用笔、用墨、用意上去着眼,岂有不合情理之作。前人做学问、学书画,皆极讲求以日课为本,进而求其日新月异,我辈当善效之。清时何绍基(字子贞),为一代大书法家,名重海内。彼自幼至老,每晨起对其所爱之名碑法帖,日临数百大字,且一笔不苟,专心研究法则,得以不断提高,其用功之深,由此可以想见。我等不可不知,不可不思,思其能守前人之法,方能从中悟出自家之法。 三、“功”字解 当在学书学画中能够分得清楚“法”和“守”字的关系时,则必须下苦功夫,练真本领,从有法以求有进,并能深知坚守法则是最可贵之因素,由是不致踏入歧途,即当力追前哲,以前人诸法,化合应用,从而成为己有,运用自如。谚云:“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可见前人对“功夫”两字如何体会和重视。现今我们的学画条件远胜于古人,岂有不在“功夫”上面奠定深厚基础之理乎! 刘知白画稿 四、“化”字解 倘若以上所说,习者都能做到,即能知其法则,复愿在较长时期中踏实做基本功,然后才能谈“化”字的道理。能把各家画法合为一者,如明朝名画家唐寅(字伯虎),其将南北派画法合为一体。师法北派山水,以斧劈皴为主者,唐寅的老师,周臣(号东村)是也。师法南派山水,用披麻皴为主者,沈周(号石田)是也。唐寅之画能以两家之法合为一体而自成一家之法,即是他能在“法”字上、“守”字上用功所得。此外,再游历名山大川,广师造化,熔冶一炉,独出新意,乃成为一代之宗师,为后人所赞服。 石涛大师云:“搜尽奇峰打草稿”,此语足以发人深思。要知石涛之画为何能高于当时“四王”及其他画家之主因,非拘于学习前代某画家之法而已,更重要的是他能长期地去与山为友、与水为朋,游览名山大川以豁其心胸,旷其视野。可谓胸中有丘壑,着笔自然成章。此是功,亦是化。世人皆云“师造化”而终莫能得其要旨者何也?我谓法尚未得,功亦不深,化将焉出乎!石涛又云:“我有我法。”这“我法”也非从空而落,唾手可得的,而是由于学习诸法奠定基础,加以发挥之结果;是其游历名山大川,深刻领会自然境界而悟得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语即是说需从生活中体察真情,方不致空洞无物,故习画者应知此语之重要性。在作画上身体力行,方可达本旨,以供献给来者,此即我谓之“法、守、功、化”四字之粗解也。简陋之言,肤浅之见,不免乖谬,尚冀高明有以教之。 刘知白画稿 实拍书影 --END-- 出品人丨王成业 编辑丨「私享艺术」全媒体运营中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2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画学论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