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对于《芥子园画谱》,我就像一名低价旅行团的游客,刚到景点,还没怎么玩味,就要离开了。在前面部分,和一些老朋友告别的时候,还算是决绝的,但是今天的主角不同:这一周多的晚上,我反反复复地翻弄着,感情大起大落,真的是舍不得你啊,《芥子园画谱》!

初识《芥子园画谱》,还是在六七年前。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原因,在网上搜寻些资料,突然一张图片闯入到了眼睛里,就再也走不开了:那是一张植物叶片的图片,就是《山水集》里的点叶法部分。图片内容,与当时本人从事的工作非常相似,但是又完全不是一个体系,这一个想法,一下子就是三年的相伴,直至最后离开体制。

图1植物叶片

由点叶法入门,接着在皴法部分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这两部分,是中国山水画的精华:程式化的表述方式,使得美得以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来、提炼出来,因而美得更加彻底、更加纯粹。皴法,一直想将其融入到工作中,但是最后的论证结果却是悲观的。

图2华山白云峰与荷叶皴

皴法来源于实际地理环境,但又高于实际的地理环境。他们之间的感觉,最为直接的一次就是在游览华山途中:在华山的北峰,我看到了皴法中的荷叶皴。当时非常震撼:皴法是真真正正地从实际景象中来的,不是虚构的;将如此大美的山川,简练为寥寥数笔,这种能力实在是了得啊!

在欣赏《芥子园画谱》时,更多的感觉是“原来你在这里啊”:前面所述“李白醉酒”紫砂壶,上面的壶钮,就是《人物屋宇谱》中的醉酒式;紫砂壶表面的刻绘,绝大多数也是来源于画谱,如前面所述的“文革菊花水平壶”;近现代民窑瓷器上的山水、仕女,大多包含于《山水集》、《人物集》中;小学历史课本上的名人画像,大多也在《人物集》里;文庙、佛寺中的画像,同样如此。

更为感动的是《花卉翎毛集》,将我带入了孩童时代。小时候,母亲去田里劳作,总是将我带过去。田地的边上,是一大片荒地,那是我的乐园。就是在这里,我认识了好多好多的植物和动物,直到现在,我的动植物知识,还是那个时候的水准,真的是悲哀啊!所以,当我翻到狗尾巴草、野菊花、打碗花、枸桃树、大老飞、蚂蚱、知了,还有更多的叫不出名字、但是又认得的伙伴时,百感交集啊!

那份仿佛回到荒地顽童的快乐,很快又被痛心迷茫所代替。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那份童趣,又去哪儿了?生活,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电视剧《风筝》里唱到:没有告别,已成永远。今天,在这里,在本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举办一个小小的仪式,算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吧:《芥子园画谱》,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