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画馆学员作品集萃李晖专栏
人生漫漫 书画相伴 前言 总有一些人,在时光流逝中不甘平淡,心怀美好追逐梦想,在繁忙的俗世中保有独乐的精神:展古卷,悠然自适;持印章,怡然自得;抚砚端,淡然自若;执纤毫,畅然自足……以清幽独乐的姿态,沉醉于性灵的最深处,这就是我们——芥子画馆的学员们! 机缘巧合之下,我们爱上了传统国画,画馆的老师在开篇第一讲,就强调了学习传统国画的意义。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是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的是气与韵、神与形、情与物的统一,以“气韵”为核心期以超然物外。如今,我们从一个个门外汉,通过终日心摹手追,孜孜以求,成为了传统国画的学习者,即将成为传统国画的传承者,传统文化的表达者,这也正是我们来芥子画馆的初心,初心不改。 通过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更加体会到了传统国画的独特魅力,并且沉醉其中…… 我们放弃休憩和慵懒,拒绝无意义的社交和饭局,展纸研墨,听毛笔在宣纸上沙沙作响,体会老师在技法上的讲解,揣摩古人用笔的起、承、转、合,笔笔落在纸上,落纸生根。 今天,我们终有成幅,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着我们对传统绘画的敬畏与探寻,以及对山川河流的眷恋与赤诚,或许略显稚嫩,但也惊喜不断。芥子画馆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和窗口,画馆的老师为我们指引方向,在这里可以展示心中的美好,在这里可以追逐心中的热爱,让这里成为梦想起航的故乡,一起追寻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不忘初心! ~~ 与国画的美好邂逅 李晖同学系美术教育专业毕业,是芥子画馆一位优秀的学员,兰质蕙心,知性柔和,学习上精进扎实。 年至年在宁夏书画函授专修学院入门中国书画,年开始在芥子画馆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 近年来多方求学,书画同修,愿勤于笔墨,在纸间体会并传达生命之生生不息的力量。 现为北京心心社成员。 学习心语 “书里遇到宋元山水画,才好像见到了天地,偶然间听到两三声古琴,又好像听到天地在说话,从此悠然失神”我便是这样爱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 有幸初入中国传统山水,就对宋元经典作品进行临摹学习,我不仅感受到了古人用笔之高妙,还体会到了古人将自己融入天地万物的无我境界,他们用笔墨赋于纸上树木、山石之生命力,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对着古人经典的印刷品,我老老实实地或习笔法、或习墨法、或习章法,从中吸取着无尽的智慧和营养,深深感受到临摹应该是主观能动而灵活的,我们完全可以用零碎时间练小局部,或是一个灵动的小枝头、或是一丛随风飘摆轻盈的芦苇、或是某块动感十足的奇山异石,这些小局部练熟了、练活了,自然就笔笔生发出大局部甚至是一整幅。而在学习中最易犯浮燥之病,临摹中因敬畏古人而盲从和照抄也是无益的,应对自己不断地发问、比较,体会古人作品中的气息、用笔的节奏和韵律,品味画中的内涵。因为我们临摹学习的是古人作品里面笔墨的表达方法,是古人作画的规矩和理法。在临摹学习的诸多试错过程中,渐渐体会到临摹中还应整体把控画面的气息,对用笔要有大的把控,画面才会忌平、忌灰,如果常被一些小细节牵住,就会使画出来的线条是碎的,气息串不起来,画面气息会松、散、平、乱。而古人画作中的一石一树、一山一水都是活的,都是被赋予生命的,于是画出山水树石生生不息的生命感便成为了我的理想。 正如《照夜白》中作者所述:“山水画改变山水,未见山水画之前的山水和见过山水画之后的山水,是两个世界。各地山水各具形貌,那是自在自为的荒野,因为历代大师的绘画,荒野被人文照亮,无为的山水有了风格,也有了古今。山水画给了我看山水的目光……” 作品 ZUOPIN 展示 THE END 相 约 下 期 联系我们 银川市金凤区宁安大街西侧宜荣巷 新田国际商务中心 nxycjzhg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9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齐贤教育圣贤学校年春第十一周
- 下一篇文章: 中医治愈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