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这几种物品不可供佛,对佛不敬,切
佛家有言,芥子纳须弥,佛乃世间无上福田,礼拜诸佛,即便供养极其微小之物,福德也无边无量。那么,你有没有在佛前上供的经历呢?每逢初一、十五,亦或遇到佛门中的节日,我们常见到善男信女带着各式供品,到寺院礼佛祈福。其实,供佛的真正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来佛是启迪众生智慧的贤者,引领众生走向觉悟,礼佛有感恩的意味。二来佛乃出世间的世人,堪为人天师表,拜佛也暗含见贤思齐之意。那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礼佛供佛呢?其实也不尽然,虽然佛无分别心,但我们在准备某些供品时,却可能造作恶业,比如下面几类物品,就不适合供佛,对佛不敬,平日要牢记在心里。其一,来路不正的供品。供佛就是敬一片真心,所谓佛法即心法,有真心在,供品实际上是次要的。但是,我们凡夫愚痴,不解佛意,一定要用外在的事物来表达的心意。可是,世间的物品却有净物与不净物的区别,而来路不正的供品,就属于不净物,就不能用来供佛。举例来说,佛门最根本的五条戒律,即杀、盗、淫、妄、酒。我们平日谋生计而不触犯这五条戒律,就是“正命求财”,否则就是“邪命自活”。假如有人对佛很虔诚,为了供佛就去偷盗财物,那修行岂不是变成鼓励恶行?故而,来路不正的物品,千万不要拿来供佛,这是对佛不敬。其二,发心不正的供品。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学佛修行,修来修去还是修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变得柔和,像佛菩萨一般慈悲,自然是功德无量。供品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舍弃一些财物,但不要小瞧它,我们的贪婪不舍之心,正是在供养的过程中被除掉的。所以说,假如带着一颗有求的心,希望通过供佛,获得更大的回报,那么不管供养何物,都是发心不正,哪有功德可言。正如昔日梁武帝布施斋僧,花费巨万,达摩祖师却说他无功无德。其三,荤腥酒水。行文至此,是不是说正命所得,发心正直的供品,就可以供佛呢?也不全是,比如荤腥和酒水。佛法无明诤,在佛法看来,荤腥与酒水,本身并无过错。但是我们身为凡夫俗子食用它们,却会触发种种恶缘。佛典中就有记载,昔日佛陀住世,有为罗汉弟子因误饮酒水,结果接连犯戒,最后醉倒在路边,全无一点修行人的样子。佛陀因而制酒戒,意在警戒弟子珍惜法身慧命,莫犯过失。再者,食用荤菜会使人浊气上升,不利于学佛人修禅定。而肉食则来源于世间生灵,会助长嗔心,使人动杀生的念头,不利于慈悲心的增长。总而言之,荤腥酒水供佛,实际与佛理相违背,不可用来做供品。供品是表法,并不是给佛菩萨“享用”的,佛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为第一”,牢记上面三种不可供佛的物品,做到如法供养,自然功德无量。感恩阅读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12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隐秘的角落朱晶晶坠楼真相,原来是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