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美育界《新华字典》,经典IP的白话普及版,大人小孩都能看懂

中国绘画的启蒙教材、中国造型的百科全书、中国博物的符号字典、中国社会的风物图卷

书的使用,一家大小全覆盖。爷爷照着画山水,妈妈读画论,爸爸教手工,孩子学涂鸦,一家人的欢乐亲子时光

专业编辑团队用心之作。前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汪家明先生亲自策划打磨;古文专家将文言译成白话;以手账式裸脊小开本出版,阅读体验超赞

图书信息

《白话芥子园》

(随书附赠游园攻略+趣味贴纸)

巢勋(临本)

孙永选、刘宏伟译

32开(*mm) 

华夏出版社,.03

内附芥子园“游园攻略”和贴纸

芥子园简介

《芥子园画谱》另称《芥子园画传》《笠翁画谱》或《笠翁画传》,成书于康熙十八年()。当时的文学家李渔(号笠翁),曾在南京(时称金陵)居住,住所名为“芥子园”,因支持刻印画谱,故成书之时便以此园命名。

画谱的创意者和主持人是沈心友,写绘者以画家王槩、王蓍、王臬三兄弟为主,于年刊印了第一集《山水》,年刊印了第二集《兰竹梅菊》和第三集《花卉翎毛》。到了光绪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已毁,经多年翻刻的其他版本模糊不清,画家巢勋(—)重新摹刻付印。此后巢勋临本广泛流传开来,对现当代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景鸟兽法展现鸟兽神韵

内容简介

这套《白话芥子园》正是以巢勋临本为底本进行编辑,它最大程度还原了这部中国画审美启蒙之书的原貌,每一幅画都由艺术工作者精心修整,由美术科班出身、在艺术书籍领域深耕细作数十年的资深编辑团队对内容进行慧心编排,配色字体疏淡清雅,双色印刷。

《白话芥子园》不仅是学画入门书,也是中国画的百科全书,可从中了解树木山峦、人物房舍、昆虫飞鸟是如何由简入繁一步步画出来的;图画之外,讲解文字细致实用,可以文图互证,加深理解。《白话芥子园》还是我们观看古人生活情趣的读本。这些聚结千年绘事经验的程式化图画,不但保留了自古以来典型的外在景观,也表达了古人普遍的内心情感。

目录

第一卷山水

青在堂画学浅说

树谱

山石谱

人物屋宇谱

摹仿各家画谱

增广名家画谱

第二卷兰竹梅菊

青在堂画兰浅说

兰谱

古今诸名人图画

青在堂画竹浅说

竹谱

古今诸名人图画

青在堂画梅浅说

梅谱

古今诸名人图画

青在堂画菊浅说

菊谱

古今诸名人图画

增广名家画谱

第三卷花卉翎毛

青在堂画花卉草虫浅说

花卉草虫谱

古今诸名人图画

青在堂画花卉翎毛浅说

花卉翎毛谱

古今诸名人图画

增广名家画谱

名人推荐

以若此精心之构,在山水画谱中,纵不得称为创举,亦属最完备之书……画树法十九式,为初学者说法,已不愧为完善之图谱……树叶点法,当以此谱为最备……画柳五式,历来授人画柳之法,未有出此右者……凡此皆见匠心

——王世襄

在美术史论专家俞剑华上世纪50年代编著的那本著名的《中国画论类编》里,从战国到清末,两千四百多年间所选二百八十四篇画论,《芥子园画谱》占了九篇。

俞氏认为,“历代中国画谱,以《芥子园画传》最有系统,富于分析综合之科学思想,将历代视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画法,一一条分缕析,自起手以致成幅,无不朗若列眉,循序渐进,不难有成,诚初学之阶梯,画道之宝筏”,其中的“画学浅说……所说俱甚简要,洵初学作山水者必读之编也”。

王世襄在上世纪40年代写成《中国画论研究》,五十多万字的篇幅中,关于《芥子园画传》有五节、三四万字,可谓分量极重。

王世襄认为,“以若此精心之构,在山水画谱中,纵不得称为创举,亦属最完备之书……画树法十九式,为初学者说法,已不愧为完善之图谱……树叶点法,当以此谱为最备……画柳五式,历来授人画柳之法,未有出此右者……凡此皆见匠心……”

“即使安节无《画传》之作,将其解说汇集成一论述之作,亦不愧为清代画法之佳构,可与他家一较短长。各法之前,时有总论;每式之端,复多附说。其图式既有为前人所未有,其文字往往发前人所未发……”

创举、完备、完善、最备、无出其右、匠心、佳构……王世襄对《芥子园画传》的推崇竟如此之高。

更多对《白话芥子园》的名人推荐,正在打飞的来的路上,敬请期待。原谅我们,实在迫不及待想把这套书先推荐给你了。

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中国画百科全书,在三百年的历史中曾以各种版本予以呈现,吸引了众多读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