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中医拥抱ldquo三伏贴r
清代的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而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除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反应,使病人不易接受外,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及肠道破坏,而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之甚微,所以现在用药量极大,并且疗效极差。而膏药的外治疗法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药效数倍提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膏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首选。 年8月18日,全国第69届新特膏药医院开课,来自全国各地的31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主讲教师仍是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新中医分会常务委员陈刚和顾正荣老师,两位老师具有多年授课经验和丰富的膏药制作经验。 陈刚老师在第一天上午的理论授课中首先为大家讲授各种膏药的制作机理及具体的临床制作应用。陈老师强调治病必先辩证,外内无殊,医理无用,及用膏之法有五:审阴阳、查四时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型。治病首先要知病型,根据患者的病情辩证分型。 同时陈刚老师为大家讲授了各类膏药的作用机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发挥作用,如皮肤、孔窍、腧穴等,所谓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药虽从窍而入,而以气相感,药敷腧穴,药性可通过经络传导传入内脏或直达病所,说明,膏药的药性可通过黏膜吸收。 开班课上,陈刚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膏药的理论,尤其介绍了最近热门的三伏贴。他讲到,中医理论讲求"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就是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里以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通过经络的运行和气血的输送将药物直达病灶,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这几年,“三伏贴”以其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等优势深受广大患者青睐。陈刚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其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三伏贴对于穴位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主穴配穴得当,另一方面每一个穴位定位要准确。陈老师为大家具体介绍了三伏贴的选穴及配穴要领。他讲到,医院中常用的主穴有以下几个: 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主治:咳嗽、喘息、流涕、鼻塞、感冒、颈强、肩背痛。穴位:后正中线,第七颈椎突下凹陷中。 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主治咳嗽、气喘、咳痰、鼻塞、易感;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定位:背部,当第4胸椎突下,旁开3寸。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穴: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主治:咳嗽、气喘、心胸痛、心悸、胸闷胀;穴位: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呼吸系统疾病:主穴:天突、膻中、膏盲、肺俞配穴:足三里、中脘。 反复感冒:大椎、风池;配穴:关元、气海。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膏盲、心俞、膈俞;配穴:肾俞、关元。 支气管哮喘:膈俞、心俞、定喘;配穴:气海、肾俞。 阻塞性肺气肿:丰隆、肺俞、天突、膻中、膏盲,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肾俞。 过敏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 慢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儿科:主穴:脾俞、关元、足三里、涌泉;配穴:肺俞、膏盲、膈俞。 小儿咳嗽:大椎、肺俞、膏盲、膈俞;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 小儿哮喘:肺俞、膏盲、膈俞、心俞;配穴:足三里、肺俞、膏盲、膈俞 其次他讲解了三伏贴的适应症(1)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3)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4)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5)虚寒头疼、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6)痛经、产后头痛、月经不调、月子病、更年期综合症等;(7)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等。接着他又讲了年三伏贴的时间,头伏:年7月17日——7月26日;中伏:年7月27日——8月5日;末伏:年8月6日——8月15日。“冬病夏治”三年一疗程,一年三次,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穴位敷贴效果最好,伏天的其他时间亦可治疗。 贴敷时间儿童每次30--60分钟,成人1--2小时,冬病夏治不是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效果最早也要在冬季才能显现,而有的要连续贴药3至5年。所以不能放弃,贵在坚持。最后讲了三伏贴的注意事项,儿童每次贴2~4小时,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如果水疱较大,医院处理。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有的患者贴敷后皮肤无反应,这并不影响疗效,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觉,应立即取下药膏。 1、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可以吹空调,但是温度一定要适中,不要对着空调的冷风吹。 2、在贴敷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3、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4、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 陈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最后一天,顾正荣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老烂腿、褥疮等,自己在临床中遇到且治愈的一些病例,分享了治疗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为大家讲授了一些中医外治法的机理,现场操作为大家进行制作,将不同的制作方法一一为学员进行说明讲解。随后,在课堂上全过程向同学教们讲授了祛腐愈疡膏等各类软膏药的制作方法,并不厌其烦地就膏药的制作方法向学员提问,然后一一解惑答疑。 在结班仪式上,顾老师为大家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们都觉得意犹未尽,都说复训还来,一定要将老师的技术全部学到手!最后,大家跟老师一起合影,同学们依依不舍地互相道别,至此全国第69届膏药培训班圆满落幕。通过培训,大家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本领,更收获了自信,真诚地祝愿大家用自己所学的本领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为中医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医院新闻事业部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八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2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成人小儿三伏中药贴预定中
- 下一篇文章: 杂想芥子园画谱可以这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