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91.html
郭吉第,年生于山东昌邑。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佳木斯市美协常务理事,佳木斯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特聘顾问,工艺美术师。郭吉第近照曾获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省老年书画展铜奖等多个省市级奖项;作品《大江东去》收入《东极大荒情》画集。群峰、茂林、湖光、渔舟、远帆,清新的生活气息与灵性的笔墨相交融,以清秀、柔美为主调,秀中有雄、柔中带刚。散笔皴法写就的硬朗山石,勾勒的林木与一派湖光相映,渔舟的出现,是江南特有的韵味,而远帆的点染,与其说是一个具象,不如说是对生活美好情怀的寄予。一幅年末写就的山水写意小品《忆太湖》,将金陵画派的笔墨,淋漓尽致地融入到郭吉第的一山一水之中,也是对青年时期的回望与艺术再现。对从少年时期开始接触中国山水画,开始沉浸金陵画派的郭吉第来说,山水不单单是一个题材、一个图式,而是他整个生命的延续,在艺术实践中感悟,这不单单是一纸笔墨,而是一个情感的载体,你看到的不单单是具象的山水元素,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情绪、一种向往,是淡泊、是宁静。年,由于父亲在佳木斯工作,郭吉第从齐鲁山东来到塞外,见识到了北方的山、北方的雪、北方的江河,两地的辗转并没有让他动摇对于中国山水画的热爱。虽然,当时的书画资料等条件简陋,还是可以找到临习的《芥子园画谱》与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傅抱石的画片,可以说手不释卷。年起,郭吉第就读于第一中学,在美术教师郑久先的指导下,继续着山水画的学习与探索。这时,一个人的出现,确定了他的写意山水画创作方向。这要感谢郑久先老师。那是在年的夏天,得知著名画家王仙圃先生在我市进行创作,郑久先老师便急忙通过关系,打听到住处是在宾馆,随即领着他赶到,适逢王仙圃先生正在创作一幅写意北方山水作品,独到的技法、自然的挥洒、生动的笔墨,让他一时沉醉,遂一心写意山水,半个世纪,未曾有辍。在学生时代的几年中,上海美专毕业的我市著名画家罗梦非先生对他也曾有过教诲指导,并赠予一幅大写意山水与两幅花鸟小品,其中绘有螃蟹和酒盅的花鸟小品上一“看你横行能几时”,题款让他至今记忆犹新。青葱时光原本易逝,却在山水的陪伴下停留几多。年,在提花彩织厂,郭吉第走上工作岗位,后又转至色织二厂,历任设计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的几十年,他的山水非但没有懈怠,反而越发成熟。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外出,曾游历名山大川,更多山川的印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与速写本上,泰山、太湖、岭南风光、桂林山水等等。太湖的一组速写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年,全国设计纹样学习班在江苏江阴开办,因为距无锡太湖车程只有几个小时,几乎每个星期,他都会带着速写本前往,太湖的晨曦雾晓、渔舟唱晚等等,至今仍然完好地在那里静静安放,等待着出现在又一个山水世界。《忆太湖》的素材便出现在这时。年,郭吉第走上设计室主任职位后,多年的山水浸染,活学活用到工作之中,也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实践。主要还是为在出口的浴巾以及内销的枕巾、毛巾上设计纹样,记得当时,运用的主要是桂林山水元素。年夏,郭吉第参加著名中国画家孙其峰、卢光照、秦岭云、崔子范四人在哈尔滨开办的为期一个月的中国画讲习班。几位画家现场示范创作讲授写意花鸟,一个月的时间,在艺术思想、创作规律、构图方法、笔墨技巧运用方面得到进步与提高,这次讲习班让他记忆犹新,获益匪浅。年夏,他与我市画家孙昌金、张贵洲、王仁启在市文化宫举办的四人国画联展,10余幅集中创作的作品,应该说是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集中展示与个人水墨感悟的一个较有意义的节点。退休,对于郭吉第来说,并没有感觉到失落,而是觉得更为充实,因为可以更为集中地进行学习交流与个人创作。在早年研习金陵画派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北方山水元素渐渐融入到个人作品之中。年,收录在《东极大荒情》画册中的《大江东去》便是其中代表,这幅写意山水作品,艺术地再现着松花江开江,这一典型事件,画面开阔,用笔洒脱,意境浑然,是一幅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带有浓重北方元素的写意山水画作品。涌动的笔墨,无比的热忱。郭吉第常常来到松花江畔,一春一夏,一秋一冬,母亲河的点点滴滴,是他的佳作源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1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