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艺术大观

公元7世纪,著名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在迁都拉萨后创建了布达拉宫。公元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建布达拉宫,经过多年不断建造堆积,直到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才最终成就了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布达拉宫。

众所周知,布达拉宫是禁止拍照的,发现偷拍会没收相机,甚至召来更大的麻烦。因此,以下这组在宫殿内部拍摄的一组珍贵照片,十分难得。

我们先看看外围的

这些建筑到底叫什么:

再由内而外,一探究竟

现在我们先往白宫,东大殿出发

先看到的是白宫东大门

虽然门没故宫华丽,但是内有乾坤

里面到处都是壁画,

画着各种不动尊菩萨

接着穿过走廊,

来到了一个广场

这里是做什么的啊?

广场是用来跳神和臧戏表演用的

广场后面有一个僧院学校

还有学校?教人念经的?

你说对了!

这里是专门学习经文、礼仪的

不过据说,

进这里读书考试超难的,

能进去很不容易

那进去有啥用呢?

是为了当“僧官”系统的官员

下面我们进入白宫

从这里开始

游客必须在一小时内离开

而且中途不能拍照

这里面的大门金碧辉煌,印有各种壁画

其中有一幅壁画最出名

为什么出名呀?

因为这是文成公主入藏图

要知道布达拉宫,

可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

接着来瞧瞧白宫最大的宫殿

继续说这个,东有寂圆满大殿

上面还有同治皇帝赐的牌匾

宫内还放着五世达赖的金印,那可是价值连城呀

两侧是侍卫殿是给低级官员坐的

那高级官员坐哪,

当然是坐大殿中间

布达拉宫有很多宫殿

但各有各的用处

像永固福德宫就是达赖喇嘛的会客室

长寿殊胜宫是达赖喇嘛寝宫,

但他偶尔会在这里学习经文

西日光殿

跟故宫的内务府一样,

掌管宫殿内的起居饮食

白宫内的走廊,

装潢也是相当华丽

走到白宫的顶层有个通道

可以通往红宫

可以先站在最高点俯瞰整个拉萨城

接着就走通道去逛红宫

顺便来介绍一下红宫的珍宝

这是存放在红宫坛城殿

密集本尊大坛城

还有这个

大威德本尊坛城,

全身镀金

胜乐本尊坛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筹建的

好漂亮!

在红宫里面

还供奉着许多佛像,

弥勒佛殿主尊弥勒佛像

法王洞弥勒佛像

银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

这个当时花了上万两白银

相当于现在万人民币

在殊胜三界殿里还供奉着乾隆皇帝的牌位

为什么布达拉宫有乾隆的牌位?

据说当时乾隆

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

达赖喇嘛为了谢皇恩设的

红宫里面还有八大祭堂

供奉着各世喇嘛的灵塔殿

这是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

还有他的灵塔殿

这是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

他是最年轻圆寂的达赖喇嘛,

圆寂时只有2岁

红宫内还有很多达赖喇嘛的灵塔殿

感觉都差不多

有特别一点的吗?

最高价值和最大的灵塔殿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挫,

他的灵塔殿价值最高

里面供奉的宝物

除了各种金银饰物

还有古代法王的各种法器

已经不能用价值连城形容了,

毕竟都价值连好几个城了

而最大的灵塔殿是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

整座殿高25米

塔身由黄金打造,

里面放着五世达赖的真身

接下来我们去圣观音殿

这是布达拉宫的中心,

也是最早的建筑

殿内供奉的是,

松赞干布所依本尊观音像

最后我们参观一下

其余供奉不同佛像的大殿

无量寿佛殿里面供奉了

9尊佛像和2尊度母

栩栩如生的神明,

让人敬畏

里面还有赤尊公主、

文成公主、蒙萨赤嘉的塑像

还有一个响铜殿

里面供奉着尊铜佛像

菩提道次第殿

供奉着2米高的藏传佛教祖师宗喀巴座像

持明殿

走到这里

宫殿就差不多游览完了,

再看看红宫顶楼的风景

我们算是结束这次行程了

最后再提一下

如果你要去布宫

那你一定要去一下布达拉宫的厕所

为什么呀?

因为这是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厕所

那落差达60米相当于一幢二十层的高楼

一定要去看看!

神奇的西藏,神奇的布达拉宫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1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