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速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10467309.html

来源中国艺术家

年齐白石与李可染在一起

白石门下数百,“二李”成就最为瞩目。但李可染拜师齐白石与李苦禅情况不同,他是中年求变,在任教北平国立艺专期间拜师齐白石,那么,十年学师,李可染到底从齐白石处得到了什么?齐白石教导李可染:“我快九十岁,还在写楷书。”暗示其书法过轻过快,而李可染则多次强调:“我在齐白石老师家学画10年,主要学他的创作态度和笔墨功夫。最大的心得是线条不能快。”

年,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庆祝白石老人90岁寿诞时合影,前排从左至右为:齐白石、李苦禅、李可染(抱女儿李珠)

一幅风景画改变了李可染的人生轨迹

齐白石门下数百,唯独“二李”是其最为欣赏的,第一个是李苦禅,第二个,则是李可染。而李可染跟齐白石结识,也因徐悲鸿牵线,说到李可染与徐悲鸿的认识,又不得不提他的风景画。年,李可染一批农村风景画在重庆展出,引起了当时从国外辗转到重庆的徐悲鸿的注意,并且越看越喜欢,随即托人带话给李可染,愿意拿自己的作品与其水彩风景画交换。李可染闻讯后颇感吃惊:“徐先生是我们美术界的老前辈,他喜欢我的画,要哪张就拿那张好了。”没几天,李可染便接到了徐悲鸿的一封亲笔信,言及他已拿了一幅李可染的风景画,并随信赠寄了一幅他画的猫,互换画作,这便成为了徐李二人结交的开始。

李可染蜀山春雨图

三年后,徐悲鸿又在一次李可染与林风眠、丁衍庸等人的联展上,买下了李可染一幅《牧童遥指杏花村》,对于徐悲鸿这种对年轻人的爱护与鼓励,使得李可染这位生性腼腆、不喜欢交际的人从此也经常去拜访他。徐悲鸿对齐白石的推崇,非比一般,他更藏有七八十幅齐白石作品,通过他,李可染渐渐对齐白石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使我心神向往,倍加崇拜。”李可染曾回忆称。一次,徐悲鸿说:“你如此崇拜齐白石,有机会我介绍你跟齐老先生认识。”

因齐白石在北京李可染舍弃杭州艺专

年,李可染艺术生涯中的又一关键时刻出现了,两份聘书同时送达他的手中。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一份是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可染对母校感情深厚,回母校工作可以了他的心愿。而后者却更有吸引力,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宫藏画,在当时的李可染心中,北平几乎就是一流艺术的代名词,更重要的,还有他素来仰慕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他回想起当年徐悲鸿说引荐认识齐白石的事后,便立定决心北上。

李可染漓江纪游

那年底,徐悲鸿在家里邀请文艺界、画界的好友聚会,特意向已经八十有余的齐白石引荐李可染:“江南来的青年人李可染,最崇拜你,想拜师求教。”也许是因为听惯了那么多人的恭维,齐白石对于一般青年的求教欲望早已麻木了,哪怕是徐悲鸿介绍的。所以,这一次,齐白石对李可染并没有多少印象。

李可染牧牛图

第二年春,李可染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则由此引出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

李可染人物

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白石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见他对可染的赏识。

徐渭《驴背吟诗图》

李可染骑驴

谈话间,齐白石取下自己身上的一串钥匙,打开一个柜门,拿出一盒类乎“蝉翼宣”的上好皮纸,对李可染说:“你一定要出本画册,用这种纸,你没有,我有……要用珂罗版精版,你没钱,我给你,我写序跋。”

李可染告辞时,齐白石留他吃饭。也许是出于首次登门的客气,李可染再三推辞,齐老动了气,对正要迈出门槛的李可染大声说:“你走吧!”这时,照顾老人的夏护士示意李可染:“听齐老的,留下吧。”从此,齐白石与李可染结下不解之缘。

李可染人物

李可染迟迟不拜师齐白石亲自问原因

回到家里,李可染给妻子邹佩珠说,白石老人要收自己做学生了,日后找几个朋友,请一下客,给老人家正式行个拜师礼。邹佩珠也很高兴,说是要攒些钱下来才好请客啊!但齐白石却有点“坐立不安”了,过了数日,尚未见李可染前来拜师,他问徐悲鸿:“你说的那个李可染要拜师,他到底拜还是不拜?”徐悲鸿转达此事,李可染说:“齐白石早已是我的老师了。”齐白石误解了,心情郁闷,不时地对身边人念叨。其三子齐子如马上找到李可染,说老人家生气了:“李可染这个年轻人,他不会拜我做老师的,他的成就,将来会很高。”听到这句话,李可染急忙去见齐白石,解释原因:“我没有什么东西孝敬您老人家,不敢行拜师礼。”并言及拜师必得请郭(沫若)老和悲鸿先生在场主持,必得隆重。齐白石心直口快,连声说:“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你花钱,我有钱。”

李可染茅塞顿开,当天在齐老第三子齐子如陪同下执弟子礼。

齐白石对李可染说:“我九十岁了还是写楷书。”

李可染嗅梅图

齐白石将晚年收弟子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对可染十分推重。他曾画《五蟹图》送给可染,上面题句:“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书画可以横行也。”可染画一幅写意人物《瓜架老人图》,画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凉打盹,整幅画超脱秀逸,卓尔不群。齐师看后,连连称赞,题句曰:“可染弟画此幅,作为青藤图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为之,恐无此超逸也。”还在《耙草歇牛图》上题:“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八十七岁白石丁亥。”李可染对齐师有深厚的感情,直到晚年仍念叨着齐师。他多次提及:“我在齐白石老师家学画10年,主要学他的创作态度和笔墨功夫。”

李可染人物

齐白石有上好印泥两盒,六两一盒,价值等金,乃珍爱之物,年,齐白石已是90多岁高龄,一天李可染去看老师,临走时齐白石说:“可染,等一等,我有东西给你。”老人打开柜子,从里面拿出一盒印泥,说:“你拿去吧!这是最好的西洋红印泥。”李可染惊愕地说:“老师这么好的印泥我不敢收,还是老师留着吧!”齐白石说:“一定要拿去,有一天老师不在了,你盖印用印泥时还会想起老师……”后来,李可染往往是在画出令自己很满意的作品时才愿意使用这盒印泥,他一直把这盒稀世印泥当作是恩师的奖励,自认只有满意的作品才对得起齐师的重恩。

李可染忽闻蟋蟀鸣

一次,李可染拿着画让齐白石批评指点,齐白石看了画沉静了一会儿,说:“我一生特别喜欢草书,尤其是徐渭徐青藤潇洒的字和画,可我一辈子到现在,快九十岁了,还是写楷书……”齐白石婉转地指出李可染作品快与轻的毛病。年,李可染书体上有了新的变化,每个字最后一笔的伸展,横笔画最后收笔时向右上方翘起的汉代隶书笔法,都与齐白石的用笔特点相似,李可染透过齐白石影响,开始由石涛、八大的传统转向了更晚近的金石画派的新传统,这是李可染四十年代做出的最意味深长的选择。

年,齐白石诞辰周年之际,李可染手书对联:“京都游子拜国手,白发学童感恩师。”

齐先生明显地欣赏可染的画。齐九十,可染才四十刚出头。李向齐产生后来拜师的动机,是对齐艺术的景仰,并且发现这位大师的农民气质与自己某些地方极相似,已经不是什么常人亦步亦趋的学习,更无所谓“哺乳”式的传授。一种荣誉的门下;一种艺术法门的精神依归。

——黄永玉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zp/1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