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瓷器是水、土、火三种元素的结晶,历史源远流长。青花瓷从元以后受到历代人的追捧,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对青花瓷艺术性影响最大的当属“画法”,因为青花瓷与水墨画的基础差不多,都是在白色的背景下,用黑色做画,它的艺术性来自于国画中对山水、花鸟、人物的写意,即符合人文精神又符合文人气质,山水画最早的“教科书”《芥子园画传》中介绍了绘画需要的“六要”,第二条叫“骨法用笔”,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即谓之无墨”,大概意思是说笔、墨两者是分不开的。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主要的青花瓷的“画法”。注:皴法-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锤头皴等。一:一笔点画简介:主要使用时期:明中期之前,也就是元,洪武,永宣,正统,景泰,天顺,后延续到清代。定义:所谓“一笔点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笔尖或中锋一次性画出图案,不需要点、染、皴、涂等二次上色。二:双勾填色简介:主要使用时期: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后延续到现代。定义:简单来说,这种画法就是用线条勾勒纹饰的轮廓后再填入青料。三:单线平涂简介主要使用时期:明晚--明末,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定义:即轮廓钩线,色彩平涂,特点为单纯明快。四:剔茎画法主要使用时期:出现于明成化,大量使用于万历天启,清顺治落叶诗文盘,康熙,雍正,乾隆,晚晴定义:用刻刀把涂料剔掉的一种画法。五:铁线描简介重要使用时期:出现在万历,一直到民国都可见,嘉道民窑普遍使用定义:褶纹画法之一,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故名。六:分水简介主要使用时期:开始于元代,以后一直在使用定义:用青花料在瓷器坯胎上勾勒纹饰后,在纹饰的轮廓线内,以含不同分量青花料的浓淡料水,分出深浅不同的色调,这一过程谓之“分水”或“混水”。分水是表现和处理画面色调的一种技法。历史上,分水技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繁盛到衰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研究各代青花分水技法状况有助于我们对青花瓷进行准确断代。七:斧劈皴简介主要使用时期:康熙是经常使用定义:唐李思训所创之勾斫方法,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皱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八:披麻皴简介主要使用时期:顺治康熙早期使用大披麻皴,康熙中晚期使用斧劈皴,雍正乾隆使用小披麻皴定义: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披麻又分大披麻、短披麻两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yl/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