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拜师

拜师是双向的,徒选师,师择徒,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师父找徒弟”,或者绝对的“徒弟找师父”。古时候拜师,师父要观察弟子的根性,弟子要观察师父的德行,师徒相处磨合三年到五年,两不相妨,方可正式登堂入室,拜师入道。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寻师,在网络这一虚拟的世界中,人的本来面目都可以被掩饰掉。网络只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真正的拜师修行必须要当面传授。很多道教爱好者或初学者能够分辨真伪的能力并不高,所以在网络上寻找师父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古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这些修行者与常人无异,说不定就在自己周围。

王常月祖师在《龙门心法》中曾说:“大众,师父求弟子,一如滚芥投针;弟子求师,好像水中捉月。真师难得,高弟难求,不在乎财宝之间,只在乎这心一念真诚之内。你见哪个有道师父,肯妄传匪人;你见哪个高人访道,肯乱拜师父。大众,师父既不乱传人,则此师怀抱至道,以访高弟子。弟子既不肯胡乱拜师,则此人识见高明,留心着眼了。设使这一等不肯轻投师乱拜道人的,心空障碍,志在尘寰,眼界既宽,胸襟又阔,遇见那有道之师,自然眼外分明,说得出,识得透,一言半句,芥子投针,针孔相投了。设使这一等不乱收徒弟轻传妄授之师,遇见此等高明弟子,岂有不欣然合问,高谈阔论,妙诀真诠,微密之天机,精玄之秘谛,心传至道,口授天章的理么?”虽说道缘也是由自己缔造,但心急,是喝不了热汤的。吕祖师有云:“积德求师何患少,由来天地不私亲。”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积德累功,努力修善,勤苦不懈,日久必然感动高真,值遇真师,得入圣道。

易坤道长、亿麟道长简介

杜光庭祖师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高道,唐懿宗朝应九经举,赋万言不中,乃弃儒入道,师事天台道士应夷节,为司马承祯(茅山第十二代宗师)五传弟子,尝谓汉天师、陆修静撰集的道门科教,因岁久废坠,乃考定真伪,条列始末,为天下道流遵行。郑畋荐其文于朝,僖宗召见,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中和元年随僖宗避难成都,遂留于蜀。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赏识,命为太子元赝之师。王建曰:“昔汉有四皓,不如吾一先生足矣”。光庭荐儒者许寂、徐简夫以侍东宫,颇与议政事,相得甚欢。永平三年为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进号广成先生。通正元年迁户部侍郎。乾德五年后主王衍受道箓于苑中,敕封祖师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

后淡漠尘俗,携家室与众弟子隐于青城山白云溪一心修行,立下祖训杜氏子孙以后不得为官,一心救度于民,自此道法祖辈世代相承。尝建飧和阁,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他与诗僧贯休友善,每相戏谑。一日,二人并骑于道上,而贯休马忽坠粪,光庭连呼:“大师大师,数珠落地!”贯休应曰:“非数珠,盖大还丹耳。”

掌门道名杜敏高(入茅山上清派修行)号易坤道人,传真天师杜光庭第四十三代世孙,有一弟杜高方,号亿麟道长。易坤道长受家族传承影响,自幼习道,遍访名山大川,后拜入全真龙门武当派中道协周道长门下,受众高道指点,将各脉所传精髓勤学苦练,以期融会贯通。后两位道长精心研整理究《墉城集仙录》、《玉函经》、《了证歌》等著作,弘道扬法,济世度人。现居于塞外边陲,内蒙古呼和浩特,秉承道教济世度人思想,弘扬服务社会、慈悲济世优良传统,运用道门传统文化智慧与医术,为广大善信排忧解难,普济利民。由于内蒙古道门凋零,近几年才广收外姓门徒,弘扬国教,唯愿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问诊\咨询\投稿

灵应三元宫:亿麟道长

灵应三元宫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尊道贵德

长按







































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