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白前
白前 白前 石蓝,嗽药, 辛,苦,微温。归肺经。 宣肺降气,祛痰止咳。 本品善于降气,气降则痰涎自消,咳喘自止,为肺家咳喘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 1.化痰止咳: ①用于风寒咳嗽,可与炙麻黄、杏仁等同用。 ②用于痰湿壅肺、咳嗽痰多,可与半夏、陈皮、生姜等同用。 2.泻肺平喘: ①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可与炙麻黄、苏子等同用。 ②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发热者,可与桑白皮、生地、地骨皮、茯苓、炙麻黄、生姜水煎服,如白前汤。 1.白前与白芥子,两者均能温化寒痰,但白芥子燥,长于行气,主顽痰伏膈、胸胁痞满;而白前温而不燥,长于降气,主痰贮于肺、气逆喘嗽。 2.白前与桔梗,两药均有较好的消痰作用,然白前以降气为主,适用于肺气壅实之胸膈逆满喘急、喉间痰鸣之证;桔梗以开宣肺气为主,适用于肺气郁闭之咳嗽鼻塞、胸满咽痛之证。 1.配紫菀:紫菀温润止咳,化痰降气;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两药配用,一润一降,止咳平喘、化痰利膈力强。 2.配桔梗:桔梗宣肺祛痰,白前降气化痰,两药配用,一宣一降,有宣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 3.配前胡:白前泻肺降痰,止咳平喘;前胡宣畅肺气,疏风止咳。两药配合,一降一散,祛痰作用加强,有降气散风、止咳化痰之效。 4.配百部: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专治肺气壅实痰咳:百部温润苦降,善治劳咳。两药合用,一降一润,祛痰止咳,治外感咳嗽、日久不止者有效。 5.配桑白皮:白前降气,祛痰止咳,有“专搜肺窍中风水”之说;桑白皮泻肺止喘,利水消肿。两药合用,则泻肺降气,止咳平喘,可治肺热咳喘、痰稠咳吐不爽等证。 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之由于气虚不归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 内服:6~12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叶白前和芫花叶白前的根茎及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福建及广东等地。秋季采挖,除去地上茎及泥土,洗净晒干。切段生用或蜜炙用。 《别录》:“白前,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呼吸欲绝。” 《本草纲目》:“降气下痰。” 《本草备要》:“长于降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胸膈逆满。” 《要药分剂》:“白前性无补益,虽寇氏称其能保肺气,但其功能专于降气,气降故痰亦下,故惟肺气壅实兼有痰凝者,用之无不奏功,若虚而哽气者不可投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7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份新闻晚餐3分钟网罗天下事11月8
- 下一篇文章: 气滞血瘀引起的偏头痛久治不愈,陈士铎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