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是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一项基本功。历史上善画的人很多,名画也多。画是经过升华后的现实生活,也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在众多名画当中,不乏有故事的画。01误人之画王昭君的人生是被一个叫毛延寿的画师耽误了。不过汉元帝也有责任:谁让他偷懒,想出了个不见真人“案图召幸”的办法?这为宫廷画师提供了“腐败”的门路,“诸宫人皆赂画工”。然而美人的骄傲是,相信自己“无芳亦自香”,哪里把贿赂画师这件事放在眼里。所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汉元帝抱着恶搞的心态:明知王嫱“丑”,却要把“丑女”嫁给匈奴王。如果和王昭君永远未谋面,汉元帝大概还要为自己的“英明”之举沾沾自喜。谁知偏偏在昭君要出塞前见了真人,方知这个和亲女才是真正的“后宫第一美人”!汉元帝把肠子都悔青了,一国之君又不能反悔和亲的事,眼睁睁看着王大美人嫁到苦寒之地,便宜了匈奴单于。元曲《汉宫秋》里干脆写汉元帝自昭君出塞后相思成疾,不久后便归天了。对于汉元帝来说,一腔怨气只能拿画师毛延寿来撒。毛延寿做了刀下鬼,留下千古骂名。倒是王安石为这位画师说了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美人实在是太漂亮了,丹青手怎么能把她完美画出呢?02间谍之画南唐后主李煜是个文艺皇帝,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脱离不了“文艺”的套路。对于北方将门之后韩熙载,他总是有些不放心,于是派出亲信画家顾闳中去当卧底。他想知道这个老韩到底什么心思?韩熙载混迹官场几十年,人精一个。马上明白了领导的心思,干脆把戏做足给你看。其实也不是“做戏”,他早年的雄心壮志已被现实的棱角磨平,沉湎声色是他的最佳选择。在韩熙载家卧底多日后,顾闳中凭着精准的记忆,用画笔生动还原了老韩的日常生活,确切的说是夜生活。当李煜看了这幅名叫《韩熙载夜宴图》的画卷后,非常满意。一是对顾闳中的不辱使命,二是对韩熙载的表现。夜宴图表现的是韩家一场琵琶宴会的情景,分五个阶段: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画上的韩熙载不修边幅,袒胸露怀地坐在椅子上,前后都是伺候他的侍女,整个就是生活糜烂的堕落分子!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狼子野心?早就被奢侈生活腐蚀掉了。03帝王之画中国古代最会画画的皇帝是宋徽宗,其次就要属梁元帝萧绎。萧绎本人名气不大,但他的老爸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缔造者梁武帝萧衍,哥哥是《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老婆是著名的“半老徐娘”,一家子都是名人。作为“诗、书、画”三绝的超级文艺青年萧绎,他画过一幅叫《职贡图》的作品(原本已失,当今所见是宋摹本)。这是个长卷,生动刻画了几十个来梁朝进贡的小国使臣形象,表现出梁朝盛世,写实性强,深得梁武帝的欣赏。萧绎读书非常刻苦,也有艺术天赋,是南朝梁“四萧”之一。他如果只是做个文艺皇子,可能会落个五星好评,但是在萧绎文艺的外表下却包藏着一颗政治野心。论子嗣继位顺序,萧绎是老七,轮到他的机会不多;而且他还是个独眼龙,选储君一般不会考虑这种有先天缺陷的。但这些不利条件并不影响萧绎对皇位的热衷程度。梁武帝统治后期爆发了侯景之乱。湘东王萧绎手握重兵却按兵不动,坐视老父被抓,在囚禁中活活饿死。然后他又冷眼旁观其他兄弟在战乱中被杀。等到自己成了皇位“舍我其谁”的继承者时,才出兵收拾局面。继位后他又担心侄儿们威胁皇位,斩草除根毫不留情。在治国方面萧绎也是个无能之辈。后来又有叛乱发生,当江陵破城时,他居然把十四万卷书籍付之一炬烧光了,把自己钉上了“千古文化罪人”的耻辱柱。04“山贼”之画宋代的萧照是中国古代一位传奇画家。他喜欢画画,但是时运不济,生活无着,又赶上“靖康之变”,落得没家没国。于是,萧照跑到太行山干起了一个古老的职业:剪径,还有了一群小弟。有一天,这伙山贼遇到一个过路的老者。老者穷困潦倒,所带的包袱里不过是些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山贼们非常失望,结果作为头头的萧照多了个心眼,请教老者尊姓大名。老者不避讳,说出了真名李唐。大概他估计这伙不读书不看报的山贼根本不知道李唐是谁。可是,小弟们不知道,作为老大的萧照一听这名字,当场就跪了。作为那个时代任何画家来说,“李唐”这个名字都是令人“高山仰止”的。李唐是谁?当年他曾以第一名绘画成绩考入宋徽宗的画院,为后世留下了著名作品《万壑松风图》。据说当年李唐参加画院的考试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宋徽宗喜欢用诗句来做“试题”,要求画作表现出诗的意境。大多数考生都画得很直白,唯有李唐构思巧妙,只是在桥头竹林外画了幅酒帘。阅卷人宋徽宗一看,马上赐李唐第一名的成绩。机缘巧合下,萧照得遇高人李唐。他果断放弃“剪径”这个职业,决定给李老师当保镖,护送老师去临安,并向其学画。李唐对萧照这个学生倾囊相授,萧照也争气,成了一代名画家。《芥子园画谱》评价萧照:“其画笔健墨重……风格酷似李唐,几於乱真,系李之嫡传。”到了临安后,李唐先是隐姓埋名在街头卖画为生,被朝廷发现。宋高宗也是李唐的粉丝,把李唐召入画院,李唐在画院又发挥了四年余热后去世,终年八十四岁。学生萧照也进入南宋画院,而且还成了画院魁首。关于萧照画画的民间传奇故事很多。有一则说是西湖边孤山下有个凉堂刚建好还没装修。突然宋高宗说要来玩,急坏了小太监们。于是想让萧照来帮忙。萧照一看,提出的条件是“拿四斗酒过来,一晚搞定壁画”。果然,萧照边喝边画,喝一斗酒,画一面墙,画了一个通宵,四壁全满。杭州的显庄观、西太已宫等处还留有萧照的壁画。作者:刘樱姝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1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