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二、梗概

自孙悟空大闹五百年后,佛祖如来欲寻一信徒自东土赴天竺取经,以使佛法传往东土,教化民众。观音菩萨自请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佛祖给了观音五件法宝,分别为锦襕袈裟、九环锡杖、三个紧箍,受与其“金、紧、禁”三个咒语,命其沿路寻找神通广大的妖魔,劝他们学好,做取经人的徒弟。观音菩萨领着弟子惠岸驾云前往,一路上收服了原为灵霄殿卷帘大将的沙悟净,以及原为天河里天蓬元帅的猪悟能,搭救了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小玉龙,劝化了被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让他们等待取经人的到来,做取经人的弟子,护送其赴西天求取真经。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如来形象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三、文化常识解读

(一)禅关、虚老

《西游记》原文: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解析:

1.禅关:禅法之关门,喻指彻悟佛学理需要越过的关口。

2.虚老:等闲老去、虚度光阴。这句话意思是说,参禅之人,明心见性、最终悟道者少,等闲老去、虚度光阴者多。

禅宗六祖慧能悟道偈

(二)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拈花微笑

《西游记》原文: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解析:

1.毛吞大海,芥纳须弥: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毛吞大海,意为一个毛孔中可容纳四大海的海水。这里的毛,是指毛孔。芥纳须弥,意为一颗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这里的芥子,是指芥菜的种子,因其微小,常用来比喻极小之物。

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形象

2.金色头陀微笑:

(1)金色头陀,是佛祖弟子摩诃迦叶的别名,被誉为“头陀第一”,因他的身体呈现出金色而且有光,所以被称为“金色头陀”或“饮光”。

(2)拈花微笑: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比喻彻悟禅理。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人都不能领会佛陀的密意,唯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印佛心印,成为禅宗的初祖。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

金色头陀微笑,是指摩诃迦叶见佛祖拈花,因彻悟禅理而破颜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三)十地、三乘、四生、六道

《西游记》原文: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解析:

1.十地:佛教大乘菩萨道的十个修行阶位,各宗因往往有不同的解说,其中一种说法为: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2.三乘: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3.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4.六道:即六趣。包括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人间道、天道。此六道中,前三者称为三恶道,后三者称为三善道。

重庆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

(四)曹溪路险、五叶莲开

《西游记》原文: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解析:

1.曹溪:指禅宗六祖慧能。唐代僧人慧能以曹溪宝林寺为中心开展教化活动,世人尊称为曹溪古佛、曹溪高祖。后人所谓曹溪路险,即指禅宗六祖慧能的顿悟法门,是慧根极高的人才能领悟的法门。

禅宗六祖慧能传法偈

2.五叶莲开:南北朝时,菩提达摩从古印度渡海来华,创立中国禅宗。菩提达摩的传法偈为:“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后世人们便把“一花”比喻为六祖惠能创立的南禅顿悟一宗,而将“五叶”比喻为顿悟法门的禅宗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

菩提达摩一苇渡江图

还有一种说法为,“一花”指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五叶”指第二至第六代祖师代代传承,“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是指经过六代祖师的弘扬传到六祖惠能驻锡广东曹溪时,禅宗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影响力最大的佛教宗派。

菩提达摩艺术形象

(五)四德

《西游记》原文:

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诸众抬头观看,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解析:

《涅槃经》曰:“四德者,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也。”大乘佛教认为,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具有真正的常乐我净。因涅槃的体性有四种功德。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

#西游记原著#¥15上中下全3册西游记原著正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完整版无删减版带注释大字版本初高中生小学生青少年版文言文半白话文版四大名著必西游记上中下3册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12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1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