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清石涛罗汉一百开册页高清赏析
EDM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18/116116.html 文本来源于:拈花一乐图书馆 石 涛 | 罗 汉 | 百 开 册 页 以前的画史一般都把石涛作为杰出的山水画家, 亦作花卉。 鲜有称他为杰出的人物画家。 但这册《石涛百页罗汉图册》的出现, 也许将彻底改写这一历史, 石涛是杰出的人物画家。 画中的个形象, 各有特点, 其中的变形更是非常美, 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的魅力。 西方文化讲科学, 东方文化讲哲学。 具体到绘画上, 西方绘画追求具象, 追求技巧; 东方绘画追求意象, 追求境界, 技巧有限而境界无限。 饶宗颐先生题:“小乘客山水人物百页,戊子选堂题。” 钤印:“饶宗颐印“ 石涛(~约),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朱亨嘉子。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小乘客、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等。擅花卉、蔬果、兰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名言有"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 《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欣赏 中国画家和外国画家不同,外国的画家只要画画技术好就行了。技术用以表现所画的对象。中国的画家所要具备的基础就多了,一是功力要好,技术的升华才成为功力;二是书法要好,三是学问要好,其中包括通诗文、哲学;学问好最为重要,否则,技术不能升华为功力,书法也不可能好,书法必具有古代的传统和文化,这也必须有学问的底子,“一一毫端百卷书”,每一笔都要有百卷书的基础。中国画家用笔所要表现的主要不是对象,而是借对象抒发自己的心意和情怀。其中个人的学识、修养、气质、性格、胸怀、意识等都在笔下表现出来了。所以,外国画家的作品,必须有形式上的不同,或视觉的冲击力。而中国画家的作品,必须有丰富的内涵。形式上也许差不多,但内涵的反差却是极大的。外国的画,主要以“目视”,中国的画,主要以“神遇”。以“神遇”的艺术,内涵必须是丰富的。诗文书画的内涵融于一体,缺一不可。画上可以不题诗,不写字,但必须有诗意,有书法内涵。 天才型画家,画、诗文、书法、理论,样样皆佳。石涛的画,山水、花卉、人物,皆是第一流,石涛的诗文、书法在画家中也是第一流的,石涛的理论《画语录》,在中国绘画理论史上也是十分突出而不可缺少的。一般画家的作品,观久必生厌,而石涛的作品犹如日月,虽日日见之,而光景常新,绝无生厌之感。故对石涛及其诗文、书画、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在世界,都是永久的话题。 以前的画史一般都把石涛作为杰出的山水画家,亦作花卉。鲜有称他为杰出的人物画家。但这册《石涛百页罗汉图册》的出现,也许将彻底改写这一历史,石涛是杰出的人物画家。 《石涛百页罗汉图册》(以下简称《罗汉图册》)应是石涛早年作品。在图册第五开上有“丁未年石涛画”,在第九开上有“丁未冬于敬亭山广教寺石涛济山僧敬写”,在第十七开上写有“丁未秋日济山僧”。可知这套册页,石涛始画于丁未年,即公元年,画于敬亭山广教寺。册页在第二十开上写有“乙酉秋日济山僧”,在第二十五开上写有“乙酉冬天童忞之孙石涛济写”,在第二十八开上写有“乙酉秋日善果月之子石涛画于敬亭山广教寺”。在第三十五开上写有“乙酉夏日石涛济山僧敬画于广教寺”。在第四十六开上写有“乙酉冬日石道人”。可知石涛在年画了一部分后,即停止了,于乙酉(年)又画了一部分。 在第五十一开上写有“庚戌秋日石涛敬写”,在第七十开上写有“庚戌石道人”,可知,这部分画画于庚戌(年)。在第七十九开上写有“壬子春小乘客石涛”,在第八十三开上写有“壬子秋石涛”,在第九十七开上写有“壬子冬小乘客石涛济写于敬亭山广教寺。”可知最后部分画于壬子(年)。 但石涛并没有画完,他仅画了位罗汉,加上童子、恶鬼等也仅人。因为他准备去扬州,便停笔了。因为石涛居住在广教寺,画给广教寺的,画成一百页后,便由广教寺收藏。广教寺收藏这套册页时,在一百页罗汉图的每一页上都钤印:“敬亭山广教寺永远供奉”。一百页装裱后成一盒,上有签:“苦瓜大和尚百页罗汉图册神品,敬亭山广教寺供奉。”但广教寺装池题签必在康熙十八年之后。因为石涛到了南京后,始自号“苦瓜和尚”。在宣城时尚未有“苦瓜和尚”之称。 这套罗汉图册并没有为广教寺“永远供奉”。不久就被方士庶购去。方士庶(年——年)⑴字洵远,号环山,因小字师子,故号小师道人,小师老人,天慵庵主,天洵等。原籍安徽新安歙县,后居扬州。曾受学于黄鼎,然笔墨秀逸过之。善山水、花卉,学之者甚众,人称“小师画派”。著有《环山诗钞》、《天慵庵笔记》(一版作《天慵庵随笔》)。方士庶当时也以博学善鉴闻名,扬州的大盐商购画往往请他代为鉴定真伪。但这套《罗汉图册》乃是方士庶自己收藏的,他差不多在每一页上都钤上自己的收藏印,计有“士庶”、“环山”、“方洵”、“洵远”、“天洵”、“天慵书屋”、“小师老人”、“环山审定”、“举肥”等。石涛在扬州去世时,方士庶已十五岁,他有可能见过石涛。但他肯定熟悉石涛。而且他的《天慵庵笔记》中还有《题大涤子墨竹》一诗,其中有“君子有至性,任呼麻与芦。况复清湘老,固是云林徒。……”但《天慵庵笔记》中没提到这册《罗汉图册》。 《罗汉图册》第七五开中有印“小师老人”,可见《罗汉图册》是方士庶晚年收得的。“小师老人”的印,目前所见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方士庶《仿古山水册》上所用,戊辰(年)作。再早的书画上皆未见用。而《天慵庵笔记》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有“乾隆九年秋八月二日”字样,书内记其多病,其书内容大约也止于乾隆九年(年)。大约方士庶晚年收得此图册,未能记入《天慵庵笔记》中,而且因为多病,他连题记皆未有,这是很可惜的。也许他有题记,而被人揭走,但无考。 我们把《罗汉图册》上方士庶的印和上海博物馆等机构所藏的方士庶可靠真迹上的印章对照,都是完全一致的。 方士庶晚年,家庭并不富裕,他能收藏这一套石涛的《罗汉图册》,真是身家性命,可见他对此图册的钟爱。 方士庶于年4月6日去世之后,此册不知落入何人之手。一百年后,这套册页又曾到过僧人几谷明俭之手。 《墨林今话》卷十五所记,“释明俭,字智勤,号几谷。丹徒王氏子,出家小九华山,能诗,善摹晋人法帖,工画山水、花卉,山水出入荆关马夏,下笔如风,墨彩沉郁,与海昌释六舟善,共与黄崖总镇汤公(陈指贻汾)偕游雁荡六日,穷极幽奥,归画长卷纪盛……尝访予吴门…”从记载看,几谷明俭活动于江浙沪一带。他得到这套《罗汉图册》后,并没有在图上钤印,但题了字: 石涛大士早年在敬亭山所绘五百罗汉图,历时数年,为石道人毕生之精制。庚戌年腊月几谷明俭题识。 庚戌年是公元年,也可能是别人收藏,请明俭鉴赏,题跋。按石涛所画罗汉并没有五百,仅画了个,明俭未能细看。这也说明他只是鉴赏题跋,而未必是自己的藏品。 从方士庶手中到几谷明俭过眼,当中间隔约百年,又过了近百年。这套图册到了扬州的仇淼之手中。仇淼之生于年,和大收藏家兼实业家仇焱之(-)是同胞兄弟,祖籍太仓,仇英后裔。仇淼之号苦藐居士,又号梦栖桐馆主。早年师从扬州书画大家陈含光、王石如,后考入杭州的美术专科学校,善写意花鸟,后从事盐业,业余仍研究书画琴棋。好收藏。他在购得这套《罗汉图册》后,提了一长跋: 僧元济号石涛,别号清湘老人,大涤子俗家姓朱名若极。为明靖江王后裔。后久游皖苏等地,卒于扬州,工诗文书画,天才横溢,自成一家。清湘遗人效李伯时着色人物山水走兽,无不精明,皆自能出机抒,表现出高古奇骸,意趣盎然,神秘恐怖不可意测之景象。大士此图册百页有康乾大家方士庶过眼并钤印多枚由道光间明俭珍藏并题识。丁亥春广陵(江苏扬州)梦栖桐馆主重装并珍藏。子孙永保。 丁亥是年。仇淼之收藏后,在画上钤印“苦藐居士”,其中大部分印钤在方士庶印之上。 苦藐居士仇淼之的情况,知者甚少,但仍然时有所见,年5月北京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龚贤山水画《南山春景图》(水墨纸本,年作,×cm)上有“苦藐居士“的白文方印⑵嘉德拍卖公司年3月拍卖的龚贤山水《溪山渔樵图长卷》(水墨纸本,30×cm)上有鉴藏印三方,“苦藐居士”,“淼之印信”,“太仓仇淼之藏画”⑶中贸圣佳年12月拍卖的吴彬的《罗汉长卷》(水墨纸本,年作)上有苦藐居士跋,跋曰:“此罗汉圈卷画法极为精严,画风如行云流水,人物开面各具生意,清奇古怪如是,观神境皆若此。甲戌夏月苦藐居士藏题。”⑷年6月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另一幅龚贤《烟树图》⑸也有“苦藐居士”鉴藏印。从以上的几幅可靠的名家画中可以见出苦藐居士仇淼之的收藏皆是很精的。 根据王伯敏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术界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11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谁是傅抱石张大千陈逸飞范曾吴冠中
- 下一篇文章: 白芥子外敷治疗膝关节积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