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和芥子园画谱
云先生画室一角 芥子园,是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李渔在金陵营建的别墅。当时,为了营建芥子园,李渔四处筹集资金。所筹集资金“不足营三窟,惟堪置一丘”。芥子园之名正来源于此。李渔说:“地只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亦取‘芥子纳须弥’之义。《芥子园·树谱》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读到这句佛语,还有一个故事。 唐朝时,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他问智常禅师:“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即巨大的须弥山可以藏在小小的芥子中,小小的芥子可以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我看未免太过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须弥山呢?”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他说:“别人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呢……”李渤得意地回答。 智常禅师顺着他的话问道:“你所读的万卷书藏在哪里?” 李渤用手指着自己的头说:“都藏在脑袋里。”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不过椰子那么大,怎么能容纳万卷书?莫非你在骗人吧?” 李渤顿时恍然大悟。 云先生画室藏画(局部) 李渔,是个很有趣的人。 先大致说下他的成就: 一、《闲情偶寄》的作者,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闲情偶记》被历代文人墨客引为士大夫的至高生活品味。 二、《笠翁对韵》的作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三、???《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比目鱼》、《凰求凤》等戏曲剧本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作者。 云先生插花作品 在芥子园,李渔不但开了书铺印卖图书,他在芥子园还完成了《无声戏》《一家言》《闲情偶寄》等著作,度过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李渔经营的芥子园书铺,不仅刻印《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金瓶梅》等热销名作,他自己全部作品也都在书铺印刻。他改造印刷技术,注重装帧设计,在与伪书、劣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芥子园成为清朝出版业的著名品牌,沿袭两百多年。 云先生插花作品 《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堪称中国画的教科书。 云先生插花作品 《芥子园画谱》最初是由李渔之婿沈心友所藏明代画家李流芳课徒稿四十三幅,后又请嘉兴人王概在此基础上整理增编了九十幅,同时又附上了临摹的古代各式山石四十幅,从而构成了完备的绘画技法体系,并在篇首撰写了《青在堂画学浅说》。这一工作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于清康熙十八年,此书终于精刻套版刊印,此为《芥子园画谱》的初集。二十年之后,王氏兄弟再受沈心友的委托,共同编撰了《梅兰竹菊谱》和《翎毛花卉谱》,采用木刻五色套版印刷,此为《芥子园画谱》的第二集和第三集,世称“王概本”。由于初刻三集印量甚少,存世罕见。至光绪时,原版早已磨损严重,画家巢勋临摹原刻的三集,并增编人物画法,黑白石印刊行,世称“巢勋本”,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主要是这个版本。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光绪年间的“巢勋本”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曾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自己的学习范本。 云先生插花作品 云先生画室把《芥子园画谱》作为教材,也是让初学者步入正门。“学者当识古人用笔之妙,笔笔从手腕脱出,即是笔笔从心坎流出。不徇时好,不流异学,静以会其神,动以观其变,久之而有得焉。” 云先生插花作品 这正是:“学画之道,始于法度,不流偏僻,使神恬气静,贵有古意。” 云先生在画室 云先生:年于贵州大学,中国山水画研究生毕业。 ??云先生画室,坐落在古运河畔西岸代家园村。百度地图搜索云先生画室即可找到。 欢迎你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tz/11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性高发肿瘤排行第一之ldquo肺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