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日记节录北极圈的孤儿院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5888056.html 来源誠品畫廊 .5.1 手被刀尖儿烫醒了,飞机落地格陵兰Kungerlussuaq。深红色飞机降落在坚硬的岩石山间,山上的雪也很硬,没人走过。这里的人是白人的白皮肤,蒙古人的骨骼,很壮、耐寒,俊美乐观而温暖。 飞往北极还需3个小时,格陵兰都是白色冰雪。 我们的电话全无信号,完全隔绝在这个世界,我听到踱步时鞋里发出的吱咯吱咯的声响,有点像无力的青蛙求救的声音。 格陵兰是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冬季混黑漫长,夏天长夜无眠。设想从今天起我将永远生活此地,该如何渡过只有听到自己鞋子吱咯吱咯声响的人生,如何面对每天的灰白昼夜? 刘小东,大冰原,,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5.4 6点半从Ilulissat起飞,半小时降落Qaersut。对面远处是平平的环山,近处赫然耸立一座孤岛,晨雾横贯半山,与远处雾气同在一个水平线上,仙境不过如此。 直升机绕仙岛半周落在岛边平台上。晨雾依然笼罩在周围。 中午院长Ann请我们在孤儿院吃饭,满桌鱼宴,我第一次吃鲸鱼,有点马肉的意思。言谈中我问些孩子们的年龄以及从哪里来的才知道,孩子们都很大的,从7岁到27岁,共有30来人。孤儿院成立在年,那时经常有些村庄流行病,成人早逝,留下许多孤儿,现在没有大的灾难,但常有自杀,酗酒等死亡事故,留下的孤儿没有过去多了。 刘小东,Uunnartoq家的照片,,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丰盛晚宴后的咖啡时间,17岁的孤儿少女团给我们演唱格陵兰传统歌曲和她们自创歌曲,一流的配合和歌喉。院长还用iPhone展示许多她拍摄的和南美洲孤儿交流项目,以及谈起这些孩子到全球各地演出,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及各国政要来此参观等等趣闻。 透过许多支鲸鱼独角棘和各种鱼骨及工艺品我看到了院长的非凡能力,同时,我内心非常羞愧我带来的礼物,那是我习惯认为的孤儿院礼物,彩色铅笔,各种颜色的纸,我以为通常的孤儿需要这样美丽的帮助。哪曾想他们已经云游全球多年,墙上挂满的是油画,而且历经数年。 刘小东,Ann和她的伙伴1,,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5.5 中午饭后我们雪中狂奔,晴空下的一片雪白,美的我实在无力描述。回来的路上还钓鱼呢,那是一个家族祖辈凿好的冰洞,正好在山的对角线上。 孤儿院又备了晚饭。院长Ann带我们走遍房间,介绍这些孩子的来历,原来这些孩子不全是孤儿,有许多是问题家庭的孩子,有的母亲自杀,有的父亲酗酒,有的是离婚家庭使孩子心理怪异,所以这里叫“Children’sHome”。好多的孩子强行忘记了自己的童年,甚至不记得了父母。 刘小东,Heidinnguaq和她的朋友,,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5.6 下午院长率舰队七艘雪地电动大雪橇,浩浩荡荡开往冰源深处。Ann管自己的大雪橇叫limousine,这艘母舰在中央,前有一艘开道,左右各一护航,后有三艘跟随,乘风破冰,一路冰粒乍起,白雪飞扬,远处是山近处是冰川,也会忽然闯入峭壁巨石间,太阳透过云间才照到峭壁一个角落,闪烁神秘之光。 舰队载着二十几个孤儿院老少男女,飞驰临近小山村,又一世外桃源。几乎全村的人都在冰上,小孩在踢球,大人寒暄闲聊,到处摩托艇。雪白的冰雪中,人影忽然晃动,跑向太阳的方向。只见远远的小黑点越来越近,狗爬犁瞬间而至,狗们狂奔向一堆血红肉块,那是奖给第一名的鲸鱼鲜肉,男人们高举起整个爬犁,踏过这片血红肉浆,女人也随着尖叫,坐在被举起的爬犁上的汉子享受着第一名的荣光。 刘小东,雪橇比赛的胜利者,,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5.7 傍晚,孩子们开始为我们演奏古典管弦乐,平时驾驶狗雪橇的小伙子就是第一把小提琴,那两个孪生漂亮姐妹是他亲妹妹,她们分别是中提琴和大提琴。平时玩耍的孩子一下子都古典专注而动人,音乐响起我全身紧缩,几乎泪奔。没想到这些孩子既能做猎人又能做诗人。的确,在遥远的北极圈,一个人必须全能,生存与享受人生的能力融于一身,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不可替代,那么珍贵。 刘小东,Heidinnguaq和Miannquag,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5.8 昨天我已开始画了。我要到冰海上画漂移的冰川,这是梦想。老猎人怕我掉进冰窟窿,拿起长杆铁铲走在前头,看我选择画画的地方冰还够结实,帮我铲个放调色油罐的冰坑,便回头走了。 风不大,怕污染环境,每张擦笔纸都小心放入赛杰手提袋中。 画到一半我心灰意死,原以为抹几笔就能神到精彩,哪曾想白色这么难画,绘画和真实美景在一起那真是叫情何以堪,难怪现在画家都不画美景了,真是不行。灰度、亮丽、眩目的美景都不是人造颜料能达到的,更重要的是手眼的配合完全达不到身心的体验。 灰头狗脸不敢示人,悄悄拿回孤儿院,就怕别人看见,而且路上几次想用手抹平此画。 吃完饭再回小房子看此画,还没那么糟糕。看来绘画不能出现在自然美景中。在单独空间中还是可以存在的。 留着吧,毕竟站在北极圈的冰海上画的。 刘小东,山顶上的狗,,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5.10 我已画完6张小画。一男孩一女孩一老猎人头像。另外三张是风景。画两张冰川但愿能记住白色的区别。 另一张是山,这个地点画山是为了7月份再来画七个小孩做背景的色彩记忆。 再有两天就暂别了这个北极圈小岛—Uummannaq。没想到这里孤儿院的孩子生存能力之强,男孩不仅狩猎还会各种乐器,女孩也一样。歌唱跳舞,弦乐狩猎,十八般技能轻松掌握。 想起刚来时院长Ann说我不是他们的妈妈,我是管理者,我要让他们离开这里后能够独立生存。 .5.12 临别与孩子们握手,那个小胖孩子还在吃冰淇淋,伸出手没抬头。待我转身忽然扑到我怀里,托起这个重量我几乎泪涌。他是很能干活的小家伙,经常随老人搬运车上的东西,每次还偷偷碰我一下,然后酷酷走开。他叫Nuka,12岁。 刘小东,努卡和Uunnartoq,,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19 诚品苏州店开幕时,我用东北腔朗读了吴清友小传。吴先生台下憨笑不语。 认识你是年,至今15年。每隔一二年总能见上面。你总是画展开幕后一个人默默走来,独自琢磨每个细节。席间你健谈且涉猎广泛。虽然你收藏了台湾抽象绘画的历史,但言及更多的是诚品文化、佛学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你身材高大。医院检查身体时我很想在那混乱的场合抓拍你的身影,你却阔步如风,即使如此也很难消失我的视线,总能在人群中寻你而去。你举止儒雅,超凡脱俗。我说你是我灯塔般的榜样,海平回我说:吴先生若能听到此言,一定会谦逊地笑着用台语说“麦安内共”(不要这样讲)。 昨天你拂尘而去,走的潇洒决绝,如你生前阔步清风。留下片段记忆给活着的我。赵琍曾告诉我,你心脏重症且手术三次。大家虽有心理准备但噩耗仍然防不猝防。人生真是准备的再好也还是来不及道别。 你的儒雅、品格,你的价值观将校正我活着的路,你是灯塔。 远行了,吴清友先生。我在北极目送你,这里也是世界的尽头。 刘小东,移动的冰川,,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20 几经转机,早晨又降落在Uummannaq岛上。冰雪已经融化,更多的冰山在海上漂流,天空乌云翻转,把眼前的山川、冰山卷入更深的远方,远处的昏暗的云像黑洞一样,吸入这些漂零的冰山和深蓝的远山,深不可测。上次冬天的雪白使人很难目测真实的距离,今天海水融化,深灰色的海水上漂着无数淡色冰块,使空间实实在在地刻在眼前。 中午阳光驱散乌云,冰川更加刺目,坐在街边吃着汉堡,不远处老猎人Uunartoq和行人招呼着,看见我一通拥抱,近处孤儿院的孩子也是这个来那个走,我像回到家乡,一直招呼着,心中无限美好。 刘小东,Ann和她的伙伴2,,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21 晚上又被院长Ann请到家里吃饭。Gert和Nielsine不在,他们在外村捕鱼。 其他几个小孩都在,Nuka瘦了,稍长大了一点,双棒姐姐胖了点,更像亚裔了。画过的脸有稍许变化我都能察觉,没画过的脸则无察觉变化。其实人的变化很快的,没两月就变成另一个样子了。 Gert Nuka Heidinnguaq Miannguag Jane Qisunnguaq Nielsine Uunartoq 刘小东,Jane和Miannguaq,,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23 昨晚,双棒姐妹花过生日。歌舞之后,院长又突然接一电话,说小男孩要自杀,需要紧急把他接过来,他在另一个村子捕鱼呢。听着描述有点像Qisunnguaq,那个我曾经画过的12岁小男孩,他平时很害羞的样子,粉白的脸,眼睛绿色,不与人对视,总是躲着生人。但愿不是他吧。 歌舞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他们的行为会忽然超出我的想象。 刘小东,冰原上的三个女孩,,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24 想跳崖自杀的不是Qisunnguaq,是他哥哥。 青少年模仿喝酒抽烟,也模仿自杀,这里有许多这样的现象。 Qisunnguaq两月不见,长高了半头,还是害羞不对视的模样。 凌晨一点,船载我们看鲸鱼。风很冷,阳光还有温度。鲸鱼尾巴翻起巨大的浪花,忽而不见忽而又在船的左侧涌现,声音沉而闷响。 阳光照得山体的侧影像血流成河,红通通反映在我们的脸上。 刘小东,凌晨1点,,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26 这两天画大画了。第一天没风,天有阴,远处有晴,色彩梦幻。孩子们都来了,有点闹,呆不住,勉强把每个人位置定好,然后画他们背后的风景。 第二天有风,在屋里改了构图,也填补一些风景。半夜还有风,顶风画了地面。冰已飘走,云也移动,瞬息万变。这真不是绘画能干的,摄影也不行,只有发呆才可以匹配这梦幻般的境界。 .7.27 昨天晚上在户外画双棒姐妹,她们长的很美,我很怕画不像她们。她们的背后是傍晚阳光下刺目的冰川,逆光很难画,而且我有意把人物画的小了许多,画笔施展不开,色彩又难以把握。孤儿院老少都来了,男孩子们踢球,女孩儿们唱歌追打,老人们拍照,因为画不顺手,这些周遭的乱尤其使我烦恼。如果画的顺手,这些乱都是助兴,如果不顺手,这些乱就使我乱了方寸。急急收场,没画完俩姐妹,也没与人道别,把自己锁在临时的画室里。 我为我的手跟不上我的眼恼火。我怀疑我是否拥有绘画才能。不知锁了多久,我出来时,团队人员还在寒风中望着冰川,他们说Ann院长刚走,她召集了许多船只来这里想让我目睹,但我反锁在房间里。 抱歉了,我在崩溃中,仅仅因为我画不好这番景象而逃避中。我会慢慢缓过来,重新整理这张画的逻辑。但愿你们理解我的狭隘,我的狭隘是笔与笔间、色与色间、人物与景物之间细微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我是不可理喻的人。我深陷这种狭隘而不能自拔。但愿有一种爱好能代替我的绘画。绘画太折磨我啦。 发呆,我知道发呆可以治愈一切。 刘小东,凌晨4点,,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7.28 发呆真好,让我有了秩序。画吗,既然是写实绘画,就老老实实画下去,也别管笔触的长短,该长长该短短,画好每个局部,填满了空白。尽量画的和对象一样就是了。 果然,画面稳定下来,有了新的逻辑。趁着心情好,晚饭多喝点,多吃肉,然后走出去,走了半个岛,来到上次来这个岛的住处,半山腰。门已锁外面有白色毛巾晒着太阳。远看风景,看清了山峦,剥掉冬季的冰雪,海面的暗涌依然如冬季的冰道,看来,无所谓春夏秋冬,地表下面一直暗涌着相同的轨迹。 刘小东,冰川和狗,,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8.3 画到最后一天,明天启程回京。 半个月来,每天早晨绕小村走半圈,村里人大都面熟了。然后吃早饭,也就是午饭了,喝茶、网游,然后走向村的另一面我的临时画室,心里想着曾经的康德就一直生活在一个小村子,每天按时散步,村里人看到他就知道几点了,往名人身上靠总能给人安慰吧,我也学着这样每天一条路,走着。 画了八个小朋友,比平时画的人物小许多,很难施展笔法,累得腰酸腿疼,每天都是一场战斗,涂了改、改了涂,几次崩溃几次小喜悦。也算用了洪荒之力。 大雾乍起,遮蔽了冰山山峦,只看见脚边上的海水撩起裙边露出一点点波浪,其它全在雾里。 盼望哪年的冬天再来这里,看看这里的漫漫长夜,孩子们即使长高了也应该还能认出他们。我想每天走这条老路,让村里熟与不熟的人看到曾经的熟人。 刘小东,冬天过去了,,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刘小东,Uunnartoq和他的猎人同伴,,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刘小东,努卡和他的叔叔2,,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刘小东,Gert抓鱼,,墨/纸,28.7x37.8cm丨作品为艺术家收藏,图档:版权为艺术家所有,谷小波摄,林冠艺术基金会提供 后记 .4.20 去年夏天,我收到院长Ann的邮件,信很短,“Gert不愿再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他选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很震惊,这种事毕竟还是发生在我的身边了。我能做什么呢。我画了一张很大的画——Gert带着他的狗从近处阴影中的山跑向远处光明的山。 阴阳两界,都是逃不开的峭壁绝境。我们只能直面绝境,一点一点解决,我们要“往生不净土”,精进我们的生命。轻视自己的生命只会伤害我们的亲人和爱我们的人,其他于事无补。 Gert是个沉默的孩子,16岁。他经常帮助纪录片团队搬运器材,成片中还留有他拍摄的片段。当时我画了他的小肖像,也在大画中画他与Jane相拥在画面的左侧深处。 今年三月这批画在丹麦路易斯安那美术馆展出,院长Ann带着孤儿院26位男孩女孩来到现场,孩子们又长大了,有的高了,有的胖了,如果Gert活着他一定会和大家一样在展厅中寻找自己。Ann说Gert是因为网恋闹别扭而自缢身亡的。 Gert的妹妹在巨幅“Gert走了”的画前抹泪,显得瘦小空寂,我引导她看看别的,无言以对。很难过,我自责不该画出别人的伤口而成全自己的艺术诉求。 讲座前我把我的自责说给翻译,她是心理学家,她说:妹妹的哭不是绝境,而是看到哥哥的生命被别人尊重后的感动,妹妹的真正痛苦是在独处时面对思念哥哥的绝望。 我稍有释然,但心依然悲戚。难以放下。 刘小东,GertisGone,,油彩/画布,xcm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z/8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会幕学习2月8日
- 下一篇文章: 生活何等有趣,才能画出如此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