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灸白芥子灸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http://m.39.net/pf/a_4344811.html 敷灸-白芥子灸 白芥子灸: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每次用5~10克敷贴穴位上,油纸覆盖,橡皮膏固定;或将白芥子细末一克,放置3厘米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敷灸时间约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该法主治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斜等症。 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 近人在此基础上对处方稍作修改,名为复方白芥子敷灸,又称为冬病夏治消喘膏,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治疗。其处方和敷灸方法为:取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此为1人3次用药量,在夏季伏天使用。敷灸时每次用上药末三分之一量,加生姜汁调如糊膏状,并加麝香少许,分别摊在6块直径为3厘米的油纸上,敷于肺俞、心俞、膈俞处,胶布固定即可。每次敷灸约4~6小时。每隔10天敷灸1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1次,毎年共敷3次,连续治疗3年敷贴9次。 ——文字内容选自《中国灸法集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8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喜报我社芥子园画传导读获美
- 下一篇文章: 意大利画家一生痴迷艺术,他每一幅肖像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