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工作最容易得癌症
我国卫生部印发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中,明确提示职业危害已经排在吸烟、乙肝病毒感染和膳食不合理之后,成为主要致癌因素之一。“职业癌症”是指在某一行业中,某种癌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8中一类致癌物质(苯、石棉、2-奈胺、联苯胺、芥子气、氯乙烯、乙烯雌酚、4-氨基联苯、米尔法兰、N,N-双(2-氯乙基)-2-奈胺(氯奈丫嗪)、砷和某些砷化合物、铬和某些铬化合物、双氯甲醚和工业品级氯甲甲醚、烟炱、焦油和矿物油类、金胺制造工程、赤铁矿开采过程、镍的精炼过程、异丙醇制造过程)其中就有15种来自于职业环境。 职业环境与癌症关系如此紧密,那么从事哪些职业的人受到的威胁最大呢? 职业性癌症最常发生在皮肤、膀胱和肺,这是因为这些部位易接触致癌物而被吸收(肺、皮肤)或通过排泄而接触(膀胱)。下面介绍几种与工作环境关系紧密的“职业癌症”: 肺癌:主要从事长期接触石棉、砷、镉、煤焦油等的工人,油漆工,救火过程中可能吸入大量有毒气体的消防员,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交通管理人员,厨房通风不佳的厨师。 皮肤癌:常发生于接触砷矿以及砷杀虫剂的工人,接触煤烟和煤焦油的锅炉工、沥青工等,接触X线或放射线的医务人员或科学工作者。 膀胱癌:主要是长期接触染料、颜料、橡胶、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铝制品以及品红制造行业的工人。 淋巴瘤以及白血病:接触苯氯乙烯(比如印刷工人)、X线的工作人员,曾有研究证明淋巴瘤年青化与年青人熬夜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鼻咽癌:长期接触甲醛、异丙醇、芥子气、石棉粉等等行业工人。 最新研究证明长途飞行的飞机乘务员、夜班医护人员等长期从事夜间工作人员,人体的生理节奏被打乱影响激素的分泌和免疫系统,诱发癌症。 职业性癌症的这些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往往潜伏期时间很长,因此必须加强日常防护,积极对抗职业癌症。首先减少与致癌物的接触,加强个人保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少熬夜,提高保健意识,比如勤洗手、洗澡、勤换衣服、工作期间带好防护用具(比如口罩),同时注意锻炼,合理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体检,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尽量早发现。对于预防职业癌症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自我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7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军人志年诺曼底登陆,盟军为
- 下一篇文章: 随时随地学国画陈芳桂写意山水画创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