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论范美俊我与大海的不了情闻是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znlvye.com/普21之“海南风光”(雕刻版)邮票我与大海的不了情范美俊近年来,我因发表过一些文章,被很多朋友认为是一个一天到晚都在敲键盘的人。年秋,我在香港遇到了书法家白光。他向大家介绍我:“小范,理论家。”顿时,我觉得有些“飘”,差点儿没站住。其实,我大学时的专业是中国画,研究生阶段才修的美术史论。自年在高校任教以来,我曾教授过写意山水、工笔花鸟等中国画课程,也教很多老师不愿接的中国美术史等课程。现在,我也承担着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范美俊椰林晚霞图(中国画),53×cm,年年,我开始集邮,迷上了邮票上花花绿绿的图案,也由此知道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年秋,刚考上高中的我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至今我还记得,在第一次上水粉课后的晚上,自己在白炽灯下对着“祖国风光”系列邮票中一枚4分的“海南风光”临摹时的情景。那时,画面中紫色的调子倒是有了,但黄昏时海边逆光的一丛椰子树,无论是结构、层次还是质感都没有体现出来。当时,我不太懂用笔,还处于平涂描摹的初级阶段。我用中国画表现大海,始于去年秋天。在画室里,我偶然发现了那枚4分邮票,加之刚带女儿看了大海,还在客轮上见过壮观的海上日出,于是便随意在一张小纸上试笔,没想到效果还可以,此后就一发而不可收地画海。我画海时,有种“不忘初心”的情感蕴含其中。那枚紫色邮票勾起了我旧日的记忆。这枚邮票有影写、雕刻、影写加磷光三个版本,我最喜欢雕刻版。因为在这一版本中,设计者对照片进行了再加工,去掉了与主体无关的细枝末节,将近景的椰子树强化结构并分出虚实,背景的晚霞则用木刻刀掏出一排排的细线,形成明度的推移层次。这已然不是再现自然,而是真正的版画艺术了。我曾想:要是哪天我能将这种效果画出来,那该多好啊!普21之“海南风光”(雕刻版)邮票方联随着对传统中国画的了解逐渐加深,我觉得可以用传统国画的材料与笔墨去表现一些非传统的场景,而这样的画肯定有着不与人同的视觉识别性。生活实景中的椰子树、蓝天、碧海与阳光,用油画形式表现应该不难,但用中国画来表现还真是不易。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景物与传统的中国画笔墨体系及惯用图式不搭配,无法用《芥子园画谱》中程式性的笔墨与造型对其进行表现。因此,我只能尝试性地画。范美俊碧海阳光(中国画),53×95cm,年在取景方面,我想表现大海的开阔,因此选择了颇具旷远意境的海边一角。在画天空时,我有时用艳丽的酞青蓝,有时用含蓄的花青,扫出与碧海实景呼应的蓝天,有别于清代“四王”山水画中的留白。其实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有以晕染天空形成景深或营造动感画境的技法传统,只是多为水墨表现。比如,南宋李东《雪江卖鱼图》中衬托雪山的淡灰天空,元代颜辉《李仙图》中铁拐李身后的飞瀑流云,明代汪肇《起蛟图》中烘托飞龙在天的风起云涌。我对这一传统技法加以改造,用色彩来描绘天空的纯净和美丽。画椰子树时,我曾尝试过在墨叶上罩染翠绿,但感觉这种形式与深蓝大海、蔚蓝天空相碍,而且画面效果过于写实。于是,我放弃了这一表现方式,改为在椰果或树干处意象性地作局部点染。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蜀人苏东坡当年被贬惠州、儋州,应该见识过碧海蓝天和椰子树吧?但是为什么他一下笔就是《枯木怪石图》那样没有一点颜色的纯水墨画呢?害得我辈画海时居然找不到传统笔墨与造型的“合法”来历,只能折中取材或恣意妄为地加入素描、色彩等元素。当然,这只是个玩笑话,但继承和发展中国画是每位画家所应肩负的责任。我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虔诚的心态去探索中国画的新思路。范美俊范美俊,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本文载《中国书画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2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南园林南京芥子园,中国绘画入门级画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