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画家吴焕采于保定莲池书院所绘兰石画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晚清画家吴焕采于保定莲池书院 所绘《兰石画谱》百图观览 清代,莲池书院人才济济,学术昌明,列中国十大书院之首。同光年间,学术巨擘黄彭年执掌书院,并受聘编纂《畿辅通志》,保定知府吴焕采应邀编修之余,创作百幅兰草,每幅四字题句,如“爲王者香”“南陔白华”“灵均清梦”“守黑谭元”“楚客吟魂”“是爲香祖”等,出版了《兰石画谱》。 吴焕采,字文渊,别号兰石、兰道人、又署宛溪吟客、琴溪渔隐等,安徽古猷州(今泾县西)人。吴焕采少年好学,颇具才华,诗词书画兴趣广泛。在清代科举制度及茂林乡里学府儒宗的熏陶下,青年学子吴焕采胸怀大志,孜孜苦读,同治九年(庚午科)在顺天府中举,时年38岁, 同治末年,举人吴焕采受朝廷之命,曾一度客居淮军庆字营幕府。他曾“服官直隶几二十年”,光绪元年四月,奉调直隶保定府,受黄彭年之请到保定古莲池,参与黄彭年主编的大型地方志——《畿辅通志》(三百卷本)编纂工作,任志局提调。《畿辅通志》于光绪十年()开雕,光绪十三年()完成。在此同时,吴焕采主编的《乾坤正气集选抄》(共九十七卷,三十二册)也刊印完成。当时任直隶督的李鸿章为之作序,并称其为人精勤乐观。现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尚有藏本。吴焕采一生为官期短,光绪年间曾署任直隶正定知府、保定知府,官至直隶按察使。主编《乾坤正气集选抄》(共97卷)。 吴焕采自幼喜绘画,并无师承,自成一体,求者日众。尤善画兰,辅以竹、石。画风清淳,笔意秀雅,备极风晴雨雪之态,为清末知名画家。吴焕采喜作墨兰,自称“少好涂抹,而贯无师承”。善画兰竹,笔意秀雅,当时被誉爲中国画兰第一人。除有画卷、册、扇、石刻等流传外晚年尚有大型画集《兰石画谱》(元亨利贞四册)行世。 吴焕采晚年虽然既做官又作画,但心思已不在做官上,对官场斗争知白守黑,厌之逸之,一心想孤高脱俗,做个人间老画师。做在画兰、作诗和写书上下功夫,自称“道人”、“吟客”,正是他逃避世俗的一种心理表现。吴焕采有不少诗作,也曾传颂一时。在《兰石画谱》中,有兰道人自题一篇,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和为人的写照: 紫茎丹颖两三丛,生长江南雨露中, 十载乡关兵燹后,托根无地怨春风。 空谷当年位置闲,如何轻易到人间, 孤高不合时人眼,悔被春风赚出山。 六十年华鬓似丝,茫茫宦海欲何之, 生平守黑行吾素,甘作人间老画师。 功名著作两无能,碌碌因人了此生, 赢得画兰千万幅,佗年犹有老兰名。 在《兰石画谱》中尚有多篇题词,称道其人品,如“画如其入”、“德与兰肖”、“风骨重一时(此处作一世解)”、“人品清于花上露”……。《兰石画谱》(一函四册)为清代吴焕采绘。中国植兰历史悠久。浙江考古发掘“河姆渡文化”距今约五千至七千年,其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刻有兰的图案,说明先人已经植兰。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喟然叹曰:“兰当爲王者香,今乃独茂,与衆草爲伍。”乃作《猗兰操》。东汉成书之《越絶书》载“勾践种兰渚山”。屈原《离骚》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孔子、勾践、屈原都爱兰、种兰,屈原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可见其规模之大。自古中国文人,爱兰、种兰、写兰、画兰、咏兰形成传统与风气。兰诗词,兰画作,兰画谱,卷帙浩繁。“兰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一代又一代文人。到宋代郑思肖,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清代石涛、郑板桥,以及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有画兰名作传世。中国“兰文化”,以其素朴美丽、品格高洁、高韵远致之君子形象,浸润和影响了代代中国人。她力挫群芳,爲王者香,风靡幽远,名满干坤,俨然爲中国品格、中国形象之象征。 吴焕采虽爲画兰高手,但深知画兰不易。他说:“惬心之作什不获一”,曾慨叹:“作画难,画兰尤难。思肖而泽传者有几人哉?”但其孜孜矻矻,追求不止。他写诗言志:“六十年华鬓似丝,茫茫宦海欲何之。生平守黑行吾素,甘作人间老画师。”这首诗写其劳顿漂泊,宦海沉浮,我行我素,潜心画画之心愿。守黑,出自《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白者是常道,黑者是固有之道;常道是末,固道是本,固道生常道;知道守黑,常道纔能不离,而归于无。这里表明作者坚持操守,坎坷不改其志的品格。编修《畿辅通志》十数年间,他每得满意之作,便请着名雕刻家李树堂随即镌刻成木版,二人竟得百幅之多。李树堂刻工之美,吴焕采写道:“呜呼,茫茫四海,落落平生,仅得李生爲知己,是亦可慨也。” 中国画谱多有传世之作,但较之兰道人《兰石画谱》,无出其右者。《兰石画谱》清光绪二十年出版之时,道光进士、直隶永定河道吕耀斗于“序”写道: 数十年来,文人学者,公卿大夫包括日本、朝鲜等国求兰道人画兰者,络绎不絶,“几如洛阳纸贵”。 吕耀斗还说: “近复出其所刻兰谱示余,盈编纍牍,精妙絶伦。自来所见画谱,如石竹斋、芥子园、陈东桥画谱、画家三昧、天下有山堂、日本华山翁兰竹谱、上海石印谱,未有如此之多、如此之精者。” 当年,朝鲜学者大院君在莲池书院与吴焕采诗词唱和,求得兰作,高兴得赋诗: 闻过莲社逢君话,差慰鲰生末路嗟。 万卷图书真福地,九州人物仰中华。 金樽夜月葡萄酒,水榭秋风菡萏花。 好景纵然堪寓目,海天东望幕云遮。 朝鲜大院君李昰应书画作品欣赏 大院君李昰应是一名书画家,尤其擅长画兰花,由于他自号“石坡”,所以他画的兰花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石坡兰。另有: “佳句满囊兰满幅,归舟东去海云边。” 《兰石画谱》今存清光绪二十年()古莲池华南砚北草堂刻本,成书尺寸29.3*46cm,开本极其敞阔,首有牌记,刻手书体序文十数篇。绘图百余幅,每图前各有其名。 书前有学界名流黄彭年、陈宝箴、张鸣珂、吴焘、王闓运、丁绍基等人三十余幅序跋、题诗,诗书并茂,与画谱浑然一体,相应生辉。光续二十年()刻成,原刻版及画稿曾珍藏于保定古莲池公园,后毁于兵燹。百多年来,风风雨雨,历经沧桑,弥足珍贵。藏本绘刻精美传神,初刻印刷精良,原装厚册保存,且为吴焕采本人珍藏,有其藏印及闲章数十方,极为珍贵。往事越百年,其遗墨传世已不多。但在安徽省博物馆及一些国画爱好者手中仍有收藏。《兰石画谱》原版本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珍存;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也均藏有复制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pf/11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故宫画谱middot山水卷精品
- 下一篇文章: 木匠的山水,寥寥几笔,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