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诗,丰子恺的画,醉了整个春天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草长莺飞二月天, 乍暖还寒时候,春天来了。 朱自清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张恨水说:夜里没有风,那槐花的香气,却弥漫了暗空。 在丰子恺的笔下,春天,却另一番风味...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曲水溅裙三月二,马如龙,钿车如水。 风飏游丝,日烘晴昼,人共海棠俱醉。客里光阴难可意,扫芳尘、旧游谁记。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 ——宋·王嵎《夜行船》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宋·释普济《悦堂穆知合写师顶相请赞》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唐·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荫。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元·贡性之《涌金门外见柳》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 “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宋·宋祁《锦缠道》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王维《少年行》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 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元·吕仲实《闲居诗》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唐·温庭筠《利洲南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底事春风欠公道,儿家门巷落花多。 ——清·吴文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吴文英《风入松》 朱勰,仕江南为县令,甚疏逸, 有诗云: 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 ——宋·阮阅《诗话总龟》 牧笛声中踏浅沙,竹篱深处暮烟多。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窠。 ——清·高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风飘柳絮雨飘花,多少新愁上碧纱。 借问过墙双蛱蝶,春光今在阿谁家? ——清·汪玉珍《偶成》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 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清·吕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8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艺术家眼中的艺术家
- 下一篇文章: 吴冠中解散美协现在美术界这样子说话,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