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艺术大观

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托·阿奎那

中央美院油画系副教授康蕾

康蕾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坚实深厚的艺术功底,

学术视野的开阔,

加之多年来对材料、材质的潜心研究,

使康蕾的艺术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康蕾的油画总能从平凡生活题材中提炼出动人的画面,那些高原上的人群,那些凝神的眼睛,那些既朴实又丰富的色彩,都令人难忘。康蕾的写生基础很扎实,在当今多元格局里还能达到她这种写生水准的越来越少了。面对五光十色的画坛,康蕾不炫,也不艳,但她恰恰有一种力量让人信服,她在坚持着一种信念,用自己的作品质朴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在生活里曾经被什么打动,她相信这样做就有艺术最本质最宝贵的东西包含在里面。这是朴素的信念,也是对艺术真诚的迷恋,康蕾执着,她的目光炯炯。我相信康蕾的油画积累越多,穿越时光越久就一定越加宝贵——在艺术最本原的意义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

幻者/脆弱40×40cm

幻者/出走40×40cm

幻者/困惑40×40cm

幻者/幸福的泡泡40×40cm

幻者/拖延40×40cm

因为喜欢,一直做和传统有关的语言尝试和改造,在中国绘画,西方油画两种语言间进行研究性探索,希望打开界限,打破语言束缚。研究利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表象,超越传统意味的表达。用中国水墨和壁画等民间因素对画面语言改造,融入中国书画的书写性,空白和透气。水墨通透灵动是文人绘画特有的,而中国民间壁画朴素的华美透着神性和智慧。

我很多作品语言风格已经不是纯粹的油画,希望走出西方语言体系,表达更多东方的精神和审美意蕴。在我的生活和创作中,距离是不断转换的概念,也是近期思考的主要方面。我和生活和传统的距离,思想和表达之间的距离,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距离,内心真实与视觉直观的距离,具象和抽象的距离,单纯和丰富的距离……,距离敏感,纯粹,真实,也有选择性。

传统近在咫尺又陌生,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很多人,还不如西方文化更亲近,更立体。对我,传统和今天不仅有联系更有意义,既有审美上的意义,更有不同层次的文化意义值得探寻。东方文化的表达不同于西方物化的发展路径,而是经过作者内心的转化到画面上。探索形式语言也是对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理解与思考,也帮助我认识世界。“向回走”的方法,符合我的创作理念。“向回走的作用,是借古代的弹力,弹到前面”。(康蕾)

《乐园2》坦培拉×40cm×4,年

乐园

时间会老吗

青花

花间词60×60cm年

咖啡40×80cm年

花间词×60cm年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