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齐白石只知道他的虾齐家山水前无古
齐白石虽然山水画画得少,但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齐家大写意山水。现今山水画如何改变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精神的精品?这是摆在当代画家面前的严峻课题。研究借鉴齐老的成功经验,对发展当代山水画有重要意义。齐白石《芥子园画谱》是清初著名山水画大家龚贤(约一六一八—一六八九)的弟子王概(约一六五四—一七一○)编纂的一部程式化的传统中国画技法入门教材,其中的初集为《山水画谱》,包括:卷一《树谱》、卷二《山石谱》、卷三《人物屋宇谱》(山水中做点景)和卷四《名家山水画谱》。齐白石临沈周《碧山吟社图》此画谱全面、详实地总结出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流派的画法与表现技法,并将其规范化、程式化和符号化。一八八二年,齐白石做雕花木工时,在雇主家中发现了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五彩版《芥子园画谱》。齐白石山居图荣宝斋藏这件画谱只有第一、二、三集,缺少第四集,他如获至宝地借了出来,花了半年时间用薄竹纸勾影出来,装订成十六册。起初,他打算为自已留下一套雕花用的图样参考本,但不知不觉中习得了传统中国画的入门基本功,此后,他又如饥似渴地对照勾影本临摹过多遍,开始自学传统中国画,并依据画谱纠正了过去雕花和绘画中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为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齐白石山水画十二条屏之雨后云山62cmxcm重庆三峡博物馆藏齐白石后来的绘画,尤其山水画,正是以《芥子园画谱》作为入门的起点,在不断深入学习与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多的是将生活中的观察与感悟加以艺术提炼,从而创新、发展而成的。因此可以说,学习《芥子园画谱》是齐白石艺术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齐白石葛园耕隐图立轴纸本设色67×38cm年广东省博物馆藏齐白石的山水画从来都不是完全照搬自然,而是来自目识心记式的主观意象,源于生活却又与自然界的真山真水有别。齐白石在其画技『变法』后对古代山水画特别是《芥子园画谱》中成熟的符号化山水造型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其『变法』前后的山水画,大多采用相似或相同的传统山水画造型符号,这些『符号』大多源于《芥子园画谱》。只不过早期其笔法不够老道,在构图和景物的排列组合上与古人、特别是清人非常近似,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面貌。齐白石山水图镜芯纸本水墨40.5×40.5cm年北京画院藏『变法』后其用笔与写意花鸟画的笔法一致,粗简、老道、苍劲、概括并带有木雕味,多以意象中的故乡山水和『六出六归』游历期间的观感为主题,全景山水构图多采用高远法和平远法,简约而险绝。此外,特写式的山水(小幅居多)重点突出,删繁就简,与其花鸟画的构图同理,依然采用符号化的传统山水画造型,但组合新奇、大胆,画法趋于简明,且富于生活情趣,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显得更加明快、单纯,形成了与古今画家风格迥异的齐家山水,独具形式美。内容整编自:杜锋《删繁就简领异标新——齐白石山水画的传统渊源与形式美》《荣宝斋》年9月刊,感谢荣宝斋杂志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13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块钱淘得芥子园画传真迹,运气爆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