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白酊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0.html

来源:国民艺术导航

对于现代的艺术而言,我们已经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再用像不像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我们要尽快从画像物体的低层次满足感中解放出来,只有超越了像不像这一低级的审美屏障,才有可能超越表面探寻画面内在的意义,逐步提高审美的判断力。

  

普通大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常常以为画得像就是好画,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错误。

  

人们喜欢画得像的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画像一个物体是画家在初级阶段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所以,画像物体是一种本领。二、发明照相机之前,人们要保留眼睛所看到物体的唯一手段只能依靠把它画下来,因此,画得像很重要。这两个原因渐渐养成了人们把它变成评判一个画家水平的标准,也就有了画得像就是好画的结论。

照相机发明之后,艺术作品中画像的功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价值。从此,艺术家不再受客观对象外在真实的羁绊,可以全身心追求自己内心的表达,这也是导致西方艺术走出古典进入现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画像一个物体的本领对历史悠久的中国画而言,其吸引力非同于西方艺术。因为,只有在近代引进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之后,中国画家才真正画像了客观对象(关于这个问题本人在前面《素描同样是中国画的基础》一文中有论述)。所以,画像一个物体对西方艺术而言是一个老皇历,但对于中国画而言还是一件历史短暂的新鲜事。因而,近百年来许多中国画家在画像这个层面显示自己的能力,现在的许多工笔画已经愚蠢到开始与傻瓜相机媲美了。

但是,现代艺术的价值早已不停留在画像物体这个层面。如果,我们以中国画家也能把物体画像了作为炫耀的资本,那岂不被西方画家笑掉大牙。其一,他们早已有之。其二,因为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原因,中国画家笔下所谓画像的效果与西方的油画相比,那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我们再把不值一提的东西作为优劣的标准,岂不是匪夷所思?其实,画像一个东西很简单,只要按照西方艺术的训练方法,一个正常学画的人只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很容易地画像各种物体,那些在补习班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通过考试进入艺术院校的学员即是证明。现在,全国艺术院校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其中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能够轻松地画像各种物体,难道这些都是好画吗?显然不可能。

艺术本质上是用艺术的手段体现人类文明不同阶段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艺术的早期阶段用像不像来评判一件作品的好坏还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对物体真实的模仿是古典艺术中一个重要内容,那时人类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即使强调主观表现的文人画,也只能到意象表现物体的形状为止。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用抽象思维去认识世界,外表的像不像与艺术品的质量已经没有必然关联。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古典大师安格尔和现代大师毕加索两个不同的标准相互比较,他俩就都不是艺术家。其原因,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ezia.com/jzjd/11311.html